颉利很快想到了一种可能,东突厥虽然被灭,但是东突厥的人并不是死完了,其中大部分都成了俘虏。
李世民不杀他很可能是为了稳定人心。
一想到这里,颉利眼中露出一丝喜色,只要李世民心有顾忌,他就能活下去,以后未必没有复国的可能。
李世民好似看出了颉利的想法,淡淡的说道:“你纵婬虐以取亡、盟而背之、恃强好战、蹂我稼穑,掠我子民。朕杀尔非无名,顾渭上盟未之忘,故不穷责也。”
对于李世民来说,东突厥已灭,颉利死活已经不重要了,还不如留着他彰显自己的胸怀。
但是对于颉利来说,这话有些太伤人了。
李世民完全没有将他放在眼里,觉得留着他也不会有任何威胁。
颉利心中的骄傲,让他想要说一些话来挽回一些颜面,保留最后的尊严。
但是看到李世民的眼神,他最终什么都没说出来。
他记得他曾经听过汉人的一个叫卧薪尝胆的故事。
勾践能忍常人所不能忍,最后复国,他也可以。
“宣读赏赐吧。”
“是!”
一个翰林官员碰着圣旨上前,展开读了起来。
“诏曰:定襄道行军总管李靖,破敌定襄,夜袭阴山,剪灭东突厥,扬我国威,功勋卓著,迁尚书右仆射,增食邑三百户。定襄道行军副总管程知节……”
李靖躬身听着圣旨,当听到李世民升他为尚书右仆射,并没有任何高兴,他已经明白李世民的意思了。
“璐国公侯君集克敌有功,迁兵部尚书,…………鄠县县子周瑾,擒颉利有功,迁昭武校尉,进宫伴读……”
光是众人的赏赐,就念了一炷香时间。
“臣,多谢陛下!”
等谢完恩后,开始进城。
当长安的百姓,当颉利坐着囚车进城,百姓发出了兴奋的欢呼声,争相相庆。
大安宫
李渊欣赏着舞姬的舞蹈,喝着怀里美人喂的美酒,醉眼朦胧。
自从去年他搬到大安宫后,李世民送来大量美人,用意就是让李渊沉迷女色,消磨他的雄心壮志。
事实上,李渊主动要求搬出太极宫,就是已经认命了。
李世民刚刚夺取皇位的时候,李渊心里非常恨他,虽然被逼的写下了禅位诏书,但是却不愿意搬出太极宫,就是要李世民登基显的名不正言不顺。
然而被软禁在太极宫的三年多时间,他慢慢已经想通了。
之所以会发生玄武门之变,最大的责任应该在他身上。
首先他没有限制儿子们的兵权。
历朝历代,都会非常小心地切断皇室成员(尤其是皇帝儿子们)与军队之间的联系,害怕的就是皇室成员拥兵作乱。皇帝一般都会让他们当一个富贵闲王。需要他们带兵打仗的时候,才会把军队交给他们。打完仗后,又会把兵权从他们手里收回来。
但是李渊并没有这么做,这样就导致了兵变发生的可能。
除了兵权,他也没有限制太子皇子们和大臣来往。
李世民和军中大将来往密切,而李建成和文臣来往非常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