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带着导师拿诺奖!(1 / 2)少一尾的九尾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火星细菌入侵航天员与月华台科研基地的危机已经得到了完整的解决。

那么剩下的自然是在这次事件中的收获。

抛开人类文明首次对外星生命的研究与实验等等极具意义与价值的收获外,徐川或者说一些有着远见的学者还从这种火星枯石菌上看到了不少其他的东西。

比如如何去‘适应’茫茫太空和宇宙。

对于一个已经开始进行太空探索即将走向宇宙深空的文明来说,面对的困难可谓是他们在母星上发展的无数倍。

广袤的时空、遥远的距离、与母星截然不同的各种星球环境等等等等,都是行星文明进化成太空文明道路上的阻碍。

而对于绝大部分的文明来说,就比如地球上的生物,无论是人类也好,还是其他的动植物也好,其生命形态都会受限于地球上的环境限制。

重力、温度、湿度、大气、结构等等因素中的任何一种发生了改变,都会引起生物大灭绝事件。

就像地球历史中,发生在泥盆纪晚期弗拉斯阶-法门阶之间的F-F生物灭绝事件。

其原因就是因为地球上的温度降低而导致生物大规模的死亡。

FF生物大灭绝是地球迄今以来的五大生物灭绝事件之一,该事件导致了约80%的海洋无脊椎动物的灭绝。

尤其是那些对温度变化适应能力差的物种,更是直接经历了大尺度的灭绝。

而对于人类来说,尽管如今他们已经掌握了各种科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

但面对行星这种级别的庞然的大物来说,改造的手段实在是太有限了。

宇宙中的行星数量很多,但与地球高度类似的却连九牛一毛都没有。

如果真的想要踏出太阳系,走向宇宙,那么想办法适应广袤无垠的深空中的各种环境是必须的。

而理论上来说办法只有两种。

一种是改造行星环境,让其变成另一颗类地球行星,供应人类居住。

而另一种,则是直接改造人类本身,让其变得‘多样化’或者是‘适应环境’的形态。

这两条路都可以走,但需要点亮的科技树却完全不同。

前者是对外部环境的改造,就如同他之前思考的将火星改造成类地球环境的行星一样,需要的是各种大工程,大手术。

而后者,制造火星枯石菌的文明已经给出了一个极具潜力的研究方向。

......

火星枯石菌的事情暂且先放在了一边。

办公室中,终于搞定这场‘意外’的徐川也总算是有时间去做一些自己更喜欢也更擅长的事情了。

虽然说这种来自火星的微生物遗传基因中隐藏着的秘密他挺感兴趣的,但相对比之下,他还是更喜欢在数学物理这两大领域去做点什么。

无论是和黎曼猜想相关的研究,还是CRHPC机构那边对各种暗物质粒子的探测,乃至给南大的学子们上上课。

随着时间在忙碌中一天天过去,转眼间就来到了十二月初。

坐在郑海的副手,另外一名叫做杜安的副队长开的专车上,徐川抵达了下属航天基地。

今天已经是十月九号了,诺贝尔奖的颁奖典礼明天开始,郑海已经亲自带着安保团队去瑞典那边进行相关的排查工作了。

推开车门,徐川带着一家人从红旗轿车上走了下来。

“老哥,那个就是我们今天要乘坐的航天飞机吗?”

“感觉好酷!”

开阔的航天场地中,徐晓一眼就看到了停在跑道上的庞大二代航天飞机扶摇号,雀跃着问道。

徐川笑了笑,道:“扶摇号,二代航天飞机,能够直接进入太空,执行过超过两位数的航天任务,也是咱们这次去瑞典的工具。”

上一次出国,他乘坐的是民航客机。

这一次,他乘坐的是航天飞机。

因为相对比民航客机来说,航天飞机的安全性更高,他们可以在国内加速盘旋上升,进入外太空后变轨前往瑞典。

除去在瑞典的那一段降落与起飞以外,他们可以几乎全程保持在非华国之外的任何国家的领空中。

而且以航天飞机的高度和速度,寻常的武器根本就攻击不到。

要知道一代机就足够甩开速度高达五马赫的超高音速到导弹了,而二代机在一代机的基础上气体动力学做了优化和升级,无论是速度还是操控性都更加的强大,可谓是安全性拉满。

“酷!”

徐晓两眼放光的盯着航天飞机,迅速从口袋中掏出来手机,看向徐川开口问道:“老哥老哥,我能和这个航天飞机一起合个影吗?”

虽然激动,但她倒是没直接拍照。

因为她知道徐川研究的很多东西都属于国家重点保密的项目,有些时候不能轻易的拍照或透露。

但这架航天飞机实在是太帅了,一想到自己要坐它前往太空,徐晓就忍不住自己的激动。

徐川笑了笑,道:“可以,这个没什么问题。”

虽然内部的小型可控核聚变反应堆和空天发动机依旧是绝密的技术,但一代机和二代机的外观形状这些各国早就已经了解清楚了。

面前的扶摇号航天飞机也不在这一列之中,至少外观并不在保密范畴中。

毕竟无论是一代机还是二代机,都早就已经在全世界亮相过了。

找了个角度帮徐晓拍了两张合照后,一行人沿着舷梯,登上了航天飞机。

机舱内,早已经抵达了的其他人纷纷站起身打了个招呼。

“教授。”

“徐院士。”

“小师弟。”

“徐川。”

各种各样的称呼在航天飞机内响起,有徐川的学生、也有南大的导师,还有嘉欣师姐和大师熊樊鹏越等人。

都是跟着徐川一起去参加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和晚会的。

两枚诺贝尔奖,总计28个名额对于徐川来说数量的确有点多,他身边的好友数量一直就那么点,别说28个了,就是再砍掉一半都绰绰有余。

要不是南大这边的校领导找他要了几个名额,作为南大教职工的福利,徐川原本都准备在网络上抽一波奖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