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病房里一波人来一波人走,何清远觉得他应该再眯一会,假装昏迷。
傍晚的时候,负责医生赶到,送走了最后一波访客,他告诉何清远,他能从地下泥堆里爬出来,拖着病躯,能全靠个人意志支撑他回到家,这简直听起来不可思议到匪夷所思的程度。
何清远也不知道自己当时是怎么撑过来的,可能,当时真的就全靠着钢铁般的意志吧。
劫后余生的日子波澜不惊地过着,这些天,何清远坐在病床上,有时同探访的朋友聊天,有时坐在镜头前,接受权威新闻媒体的采访,再然后,就无聊地望着窗外天空。
当时系统只是保住他一条命,但是这也避免不了一些伤痛部位的客观存在,经过何清远这些天,对于驾驶系统的研究发现,他真的只是运气好而已。
或许就在坍塌发生的瞬间,何清远的驾驶系统成功完成升级,新升级的系统多了两种被动机制。
第一个是载具最低损伤机制】,用以保护驾驶载具在特殊情况下承受外部损害不超过30】
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何清远的挖掘机还能在坍塌事故中,幸免于难,并没有被十几吨多重的实心钢结构框架压扁,以及重重的沙土所掩埋,而发生变形解体的情况。
如果没有这项机制,何清远现在可能已经变成扁扁的平面了。
第二个是主体最低损伤机制】,用以保护何清远他这个憨批在特殊情况下,承受外部损害不超过20。
就是这一被动机制确保何清远现在还能对着女朋友们傻乐,而不是尾气中毒变成大傻子。
唉,不幸中的万幸啊。
何清远现在真的觉得他从gui门关里走了一遍,跟老孟喊了一句哈喽啊,然后原地掉头跑回来的。
几天后。
等到何清远再一次见到救援总队郭震的时候,这老哥们还是带着愧疚的情绪。
直到何清远拍了拍他的肩膀。
“不怪你,我不怪任何人,是我当时车门卡住了,被困在车里。”
何清远说道。
只见郭震摇了摇头:
“是我们工作的失误,后续搜救范围偏移了将近5公里。”
“并不是这样。”
何清远摇了摇头:
“我不想占用一点的公共资源,对于你们的付出,我感激不尽。”
何清远回想起,那天停在场地里,那一排排的机械设备,还有从出租车司机口中,以及新闻报道的描述来看,这真的又是一场不计成本的搜救活动。
而郭震,他听到何清远轻描澹写般诉说着自己的经历,他顿时觉得,眼前这个坐在病床上的年轻人,现在所取得的一切超越常人的成就,无论是从自身素质,还是依托于家庭背景,总之有一点是母庸置疑的。
他的精神力量异常的强大,乃至能突破人类生理的局限,从异常艰难的环境中,不放弃任何希望,从而求得一片生机。
专业搜救出身的郭震不是没见过狠人,不过能独自一人,从封闭幽暗的环境中,在长达一百七十多个小时的痛苦煎熬中,克服重重障碍,最终成功求生的人,他也还是第一次见到。
这得是多么恐怖的执行力和意志力啊,在不确定方位,不确定深度的前提下,能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始终保持着信心,这绝非常人所能。
因此,郭震看向何清远的眼神,也是充满了敬畏,拥有这样的精神力量,他能取得怎样的成就,郭震都不会有任何疑问。
同样的,网友们,现在也不会有任何质疑。
采访6.27启蒙山隧道特大山洪事件系列的纪录视频最后一章,是何清远的个人单独采访板块。
视频里,记者在病房,镜头对着病床上这个年轻人,视频以问答的形式缓慢推进。
记者问:
“何先生,我们都知道您是一位优秀的企业家,但是我们现在想知道,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更想知道,当时是什么样的原因驱使着您,去做出这样的选择?在隧道坍塌的瞬间放弃逃跑,掩护群众撤离现场”
视频中间,转播放出当时在直播间的画面,那是一道庞大的影子轰隆隆地即将驶出隧道,就在一瞬间,卡察一声巨响,紧接着隧道口上边沿的构造纷纷掉落,那台挖掘机在一瞬间,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地,迅速抬起上臂,支撑起隧道上方的整体框架结构。
哐哐哐地金属摩擦伴随着挖掘机动力臂上迸发出的火花,就像是慢镜头一般,画面中紧随其后的就是两台全速冲出隧道的撤离车辆。
随后,隧道口整体就同山崩一起发生了,发出阵阵惊天动地的响声,云层闪电滑过,天空雷声震震。
这个视频,时至今日来看,仍然很震撼。
转播的画面结束,视频的视角又重新回归到这间静谧的病房。
镜头前的年轻人,面对记者的问题,只是笑了笑,露出了洁白无瑕的牙齿,就像是普普通通的大男孩一般。
“主持人您好,其实当时我并没有什么想法,事情就发生在一瞬间,很快,甚至并没有时间来得及思考。”
“首先,我需要澄清一点,我并不是为了挽救别人的生命而牺牲自己生命的人,我远比你们想象的更加自私。”
“我之所以没能跑出坍塌的隧道,只是因为当时我所驾驶的工程作业设备出现了运行问题,在车门安全锁的运行下,我并没有来得及在第一时间解除锁止,打开车门逃生,其实这并不是一件值得报道的事情。”
何清远耿直地回答道。
女主持人微微一愣,不过多年经验所训练出来的临场应变能力还是有的,所以她又接着说道:
“何先生,其实每个人都是自私的,就像阿本图拉所言:人人并非圣人。所以我不同意您刚才的观点,在我看来,区分自私与否,并不是评判一个人的关键所在,”
“而核心问题在于,一个人如果能在自身处于危难之中的情况下,还能对别人伸以援手,这难道不是一种伟大的人格魅力么?”
“您在坍塌发生的第一时间,并没有加速离场,而是铲臂上抬,架起生命的通道,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伟大的表现。”
要不怎么说还是人家专业电视台的主持人情商高会说话呢,何清远被她这一句话整的晕乎乎的。
不过他也不能厚着脸皮让人家一直夸,所以他又是笑了笑,沉默不语地结束了这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
女主持人微微一笑,又抛出了一个疑问:
“何先生,现在很多人都很关心您的状态,听闻您的事迹一个人在地下幽闭空间艰难求生的过程,我们都大受震动,您可以粗略的讲一讲当时的经过么?嗯,对不起。如果不方便的话,我们可以跳过这个问题。”
女主持人双手合十,略带歉意地问道,提问这个问题并非她的本意,而是导播的要求。
“没问题,当然可以,”
何清远不暇思索地说,其实他也一直等待这个机会,来澄清一下自己。毕竟,任谁在地里埋了一个礼拜的时间,现在还能跑出来又蹦又跳的,跟没事人似的,咋,他何清远是葫芦娃呗?
所以他必须得澄清捏造一下事情的经过。
何清远肯定地对着女主持人点点头,揉了揉鼻子,习惯性地组织了一下语言:
“其实当时发生的一瞬间很快,特别快,就像是坐过山车似的,呼悠地一下子就像是坠落在黑暗里似的,”
“等我有意识的时候,发现自己还没有死,那一瞬间真的是激动流涕,我本来以为自己寄了,但是发现自己还没寄……”
女主持人被何清远强大的语言表达能力给逗笑了,她努力抿着嘴角,继续听着何清远讲述:
“因为当时坍塌的时候,上边的隧道整体框架结构随着我的车身一起坠落的,所以事后我认为,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所处位置的压力差,从而保护了驾驶室中的我,”
“等我从驾驶室中醒过来,我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脑袋晕乎乎的,四周漆黑一片,狭窄的空间很是压抑,”
“我给自己做了一个简单的诊断,发现问题不大,当时就是感觉呼吸很困难,我猜测到,可能是我目前所处空间的位置,并没有太多氧气的缘故,但是我也不知道我的位置距离地面有多少,”
“但是活人也不能被憋死啊,所以我从驾驶室里找来挖掘机加注润滑油的塑胶长管,绑定硬支架结构,做了一个通气管一直沿着我所处的位置向上延伸……”
“这个过程很焦灼,您也知道,分阶段的硬支撑杆不太稳定,这个过程,我试了很多次,最后才找到一个方向,把通气管延伸到地表。”
“根据其长度判断,我当时距离地面,大概六到七米,所以这也给我之后的自救,带来勇气。”
“后来我就顺着管道的方向,一路向上挖,雨后的泥土很是松软,所以这个过程并不费力,我也不知道当时花了多长时间,手机当时已经没电了。”
“在这过程中,也曾有过崩溃的瞬间,我当时一连挖了好几个通道,最后都在一块巨型岩石那里停下来,根本就过不去,当时真的很崩溃。”
女主持人听到这里,连连点头。
“崩溃之后,我就躺在那里摆烂了,不过当时的心里也是略有不甘,毕竟已经做了这么多的努力,我记得当时很饿,特别饿,”
“水,其实还不差,从通气管道里,有时会滑下来带着泥水的水,可以喝,就是有点咸。”
何清远一本正经地对着镜头描述道,那边的女主持人,听了这些话,脸上的神情也变得更加凝重。
“后来我隐约想起来,我的车队老大哥,在不久前,送给我两根火腿肠,当时被我装在衣兜,带上车的时候,被我随手一放,我还真从驾驶台下面找到这根火腿肠了。”
“当时的情况,怎么说呢?特别的高兴,本来我还摆烂的,吃完半根火腿肠,顿时就有劲了。”
“然后我又卡卡卡地换了几个方向,最终其中的一个通道成功了,我挖了,额,我也忘了我挖了多久了,反正时间也记不清了。”
“直到最后一天,我把通道挖通了,坐在通道口,我这辈子都没有哪一个瞬间这么激动过,对着月亮,我把剩下的半根火腿肠给吃了,然后爬起来往山上走,”
“不过场地没有人了,我手机又没电,我从那边停泊机械设备的地方,拿走了一套衣服,还从那边的水箱,洗了洗身上的血迹,又洗了把脸,精神了一下,这才跑到公路边。”
“当时很幸运,有台出租车停在我面前,我让那哥们拉我进城,顺便在车上给手机充上电了,额,然后后来的,你们都知道了。”
何清远断断续续地终于说完,抬起头,却看见女主持人不知道从哪里开始,眼睛里噙满了泪花。
转播画面里,又一次出现了现场配图,事后在现场的挖掘中,他们把那台英雄般的卡特彼勒355挖掘机整体从深邃的泥地中吊起,锈迹斑驳,又支离破碎的车体,像是历经磨难的英雄,而车身上的樱岛麻衣兔女郎彩绘,也是依稀可辨。
现场的环境不是一般的恶劣,而何清远求生的意志,也不是一般的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