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是现在这个场景,六七米的距离,就是山涧悬崖,也没有合适的基底作业层,稍有不慎,就会滚落山体,最后机毁人亡。
这是有着极大风险的一件事。
在场的所有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目前的情况紧急,如果不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谁也不愿意冒着这样的风险,去做这样的事。
而在这中间,最危险的位置莫过于此时此刻,正坐在这台挖掘机驾驶室里的何清远。
何老板,谁都认识。
不过大家都只是流于网络传闻的各种小道消息,这位年纪轻轻的“大人物”的各种江湖故事广为流传,有人说他手眼通天,20岁不到就被安排着进入京圈资本漩涡中间,家庭背景深厚,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金融大鳄;
也有人说他脾气暴戾无常,就因为停车场里的一场小剐蹭,就动用自己的“社会力量”,安排敌对的老板,让其身败名裂,那台被砸的扁扁的崭新奔驰s的照片,时至今日,仍然在黑白圈子里广为流传;
同样也有人暗中披露过,关于“西京土方太子爷”的称号是否属实,传闻中西京的几场恶劣暴力事件似乎同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位神秘的“大老”,时至今日,仍然无人抓住其任何把柄,甚至成为那闹市城区,唯一一座最大的湖畔庄园之主。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 】
这些都是众口铄金,活在都市传说中的何清远。
而在场的所有人,在过去的12个小时内,似乎都重新认识了这位“大哥”。
在救援最需要的紧急时刻,带队第一批抵达,而且身先士卒,永远都是把最危险的工作留给自己,态度和善,懂得尊重所有人,即使在最恶劣的环境里,仍然与大家共同进退,甚至此刻奋不顾身,即便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仍然选择坚持计划的进行,与时间赛跑,挽救他人生命。
在场的众人,说不动容,那都是假的。甚至现场一位泪点较低的女记者,眼含热泪,用镜头记录着这感动人心的一幕。
.......
卡特彼勒355的大臂继续抬升,连带着小臂微微调整姿态,只见厚重笨拙的机械臂此刻就像是外科医生的手,以不可思议的角度灵活地牢牢钩锁住半挂车的链接点。
钢缆发出令人不安的紧绷声音,像是古筝紧绷着的琴弦。只是,现场并没有摄人心魄的动人音乐,反倒是所有人都在紧张地捏着手指。
钢缆吊升继续。
这次似乎是已经来到机械臂与钢缆绳索承重的极限,不再只是机械臂的颤动,而是固定挖掘机的锚点钢缆同这台挖掘机车身的共同颤动。
众人在心底不由得捏了一把汗,何清远依旧冷静地微微调转方向,连带着操控大臂继续抬升。
“可以加油门,往前走。”
何清远对着对讲机那边的半挂车司机说道,这台牵引着半挂拖车板的卡车加着油门,缓缓向前艰难地爬行。
在他前面,斯堪尼亚牵引车头也同一时间加起油门,两台拖头牵引着后面长长的重载半挂拖车板爬上弯道缓坡。
而在后面,重载的半挂拖车板后轮几乎悬空,被卡特彼勒355吊装在半空,随着牵引车辆的缓慢移动,何清远也在同步微微调转方向,三维地图上,各种压力配比的数值不断变化,何清远也不断地根据数值变化,微微调整大臂姿态。
似乎过了很长时间,又似乎很短的一瞬间,随着牵引车前进,半挂车后面的几个承重轮胎也重重地压在地面上,在这个时候,整个卡车组已经完全地转过这个惊险万分的弯道。
随着解除链接钢缆,卡车在安全的位置停下车,计划获得圆满成功。
现场爆发出排山倒海般的掌声,何清远也靠在椅背,身上惊起了一身的冷汗。
md,吓死了。
何清远顿时在胸口划了一个十字,又默念了一句阿弥陀佛,道了一句阿门。
淦,这驾驶系统,这真牛皮啊。
熄火,打开驾驶室的小门,凉爽的空气吹进来,让他几乎湿透了的衬衫下面的肉肉,打了一个激灵。
现场总指挥郭震带着人快步走过来。
“小何!谢谢你!”
这位老哥激动地握住何清远的手,他甚至不敢想象,甚至一点也不想回忆起刚才那异常惊险的每个瞬间。
“没事,我应该做的。”
何清远咧嘴一笑。
郭震老哥习惯性地拍了拍何清远的肩膀,没有再说什么,毕竟救援工作还要继续,转身大家又都各自投入到自己的岗位之中。
现场又一次开足马力运行起来。
通过这个惊险的弯道以后,到达救援隧道的路,基本上就已经变得畅通无阻。按照原有的计划方案,救援队伍迅速向前推进,赶在十二点钟之前,抵达隧道入口。
背负着专业探测设备的消防员三人一组,慢慢进入隧道探查情况。
之前已经探查过情况,不过那是在七个小时之前,而这次探查的主要任务是确保第一次探查所标注的点位是否出现位移,从而判断目前隧道的具体情况。
12点整,隧道内,已经连续被困近15个小时的被困人员按照事先约定时间,同救援指挥部通话,沟通他们目前的具体情况。
根据其中被困人员的共同描述,指挥部收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隧道内,一直在淌水。
或许是因为此前暴雨冲刷的缘故,在山体里积攒了太多的水份,就像是一个充盈的海绵一般,顺着隧道结构连接处,滴落在隧道内的地面上。
目前积水已经达到12厘米的高度,大家虽然暂时不缺少食物,但是时时刻刻流淌下来的微弱水流,就像是一把钝刀子,正一刀一刀地刻在他们的心上。
被溺亡的危险就像是缓步走来的死神,正在一点一点地向他们靠近。
时间刻不容缓。
在现场,他们又重新组装起来这台重型的隧道水平钻机,因为之前为了减重通过危险弯道的缘故,他们拆除了机械自走动力模块,改为牵引模式。
下午一点三七分。
简单补充燃油之后,张斌驾驶着斯堪尼亚重卡车头,牵引着这台重型救援设备,开进隧道。
同行的除了设备组的工作人员,还有尽职尽责的指挥部也在同一时间进驻,这次是郭震亲自带队挺进隧道。
坍塌发生的部位位于隧道出口处近1.5公里的位置,就这么简单的1500米,竟然成为挡在生与死之间的一道厚厚的壁垒。
这谁能想到的?
或许当初就是简单一脚油的事,不过,生活本就充满了各种不可思议的奇幻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