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半个月时间里,林建除了日常画漫画之外,《秒速五厘米的分镜表也慢慢画出来。
而其他员工也都开始做着前期的准备工作,像宫崎静香就会把所有的时间表都制作完成。
把每个老师需要完成的任务,需要完成的cut都给归类好。
随着实景拍摄的工作顺利进行,每天传回来的照片也都进行扫描进电脑里面进行对比。
每张景色的照片会从不同角度进行拍摄,方便原画师在绘画的时候知道这个景色处于哪个位置,旁边会出现哪些景色。
他们正是在这种状态下缓慢的推进《秒速五厘米的制作工作中。
“林原,你打电话给佐藤,在埼京线、宇都宫线及两毛线这些位置要从不同角度多拍一些照片。”
要知道,为了达到想要的画面感,前期取景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尽管现在没有雪景可以看到,但是他们就是要从这些照片中去绘制出想像中的雪景。
而第三话中东京的外景取材就不需要特定选取,只需要拍摄一些主人公出现的普通街道即可。
林建希望制作出来的成品能让观众去理解到其中的深意。
以一个少年的视角展开,分成三个连续而独立的故事,时间轴是从日国上世纪九十年代到现在的日国,来展现日国东京以及其他地区的变迁,来展现一个少年从稚嫩到成熟的变化过程。
让观众有代入其中的感觉,能从动画中找到当初那个青涩的自己。
在第一个故事里,林建要求在人物的绘画中有忧郁的感觉,滤镜要偏暖色调,而樱花在整个故事中是贯彻始终。
在全剧中,樱花是美好事物的象征,可明里想要和贵树一起看樱花的愿望只在第一次重逢的时候实现过,后来的两人因为相隔越来越远,很难再相见,樱花下落的过程也预示着美好的事物正在流逝,为以后二人形同陌路埋下伏笔。
,!
这些伏笔,林建在画分镜的时候都要体现出来,也要让员工在绘制的过程中去体会到这三个故事两人所表现出来的情感。
......
“林原,这张原画重新修改一下,我希望在这写实的背景下云彩要有厚重的质感。”
“是”
林建又走到佐仓监督那里,看着他在已经画好的原画中扫到电脑上进行调度调色,将人物与背景融合起来。
“佐仓监督,这里用明暗对比的光斑进行点缀,整个背景的调色偏暖色调。”
“是”
佐仓听了林建的话,开始在电脑上调试色调,改进之后的色调看起来就比较舒服且有质感了。
林建点了点头,这个调色跟印象中的差不多。
另外,林建要在这部影片中注重配乐,以前他们的每部动画在配乐上并没有太突出,除了林建自己哼的那几首歌。
像《秒速五厘米这种影片,偏重类似散文似的叙事手法,不做过多的背景交代,大量的为故事留白,若隐若近的的距离感。
只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与神情推动故事的走向,有着浓浓孤独感的主人公独白,弱化人物之间的交互,动画里浓缩着初恋留给人们的遗憾与执着,适合偏文艺的观众观看。
这种时候配乐在里面就会体现很重要的地位,在某一个情节当中,有这些配乐能够让观众更加代入其中。
特别是里面的音乐整体营造的悲伤哀婉,让人每每听到都思绪万千。
不过前面也说过,林建并不是一个作曲家,他也只懂自己喜欢的歌,对于这部动画电影的音乐他自己是一点头绪都没有。
“有点头大,要重新去找一个适合这部影片风格的作曲人,而且也不一定能做出自己喜欢的曲调,只能找找看了。”
虽然是平行世界,很多情况下有对应的人出现,但关键是林建不知道这个作曲家的名字,也不知道有没有这个人。
就像现在,他都没查到有新海诚这个人一样。
于是,林建找来万里,让她安排寻找几个作曲家,与他们沟通需求后,发小样过来听一下。
这种方法是最传统的一种方式,每个作曲家都有属于自己的风格,有人适合轻快的曲风、有人适合悲伤的曲风,多种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