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七章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1 / 2)海魂0817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到了宁洲,潘毅、张岩、袁姗姗和谭小红四人急急忙忙奔往长途汽车站,张岩回唐宁,其他人回怀宁。

刘娜跟着梁海涛往回家的方向走去。

“海涛,这世界上居然有这么巧的事情,我们苦苦找了他们两年才找到,没想到不经意间在你家遇见了方淑敏。”

“是啊!太不可思议了!前世的母亲居然和今生的父母之间有着这么深厚的关系。”

“这样也好!以后就方便多了!不需要再站在远处观望方淑敏了。”

“嗐!此时此刻,不知道是高兴,还是不敢相信,总觉得心里乱哄哄的……”

“你应该这么想,至少这不是一件坏事呀!”

“如果真像姐姐说的,方向然一家来江宁省,这对咱们是件好事!无论是对私还是对公。”

……

梁海涛和刘娜刚进屋子,就看见梁振宏和施秀华两人乐呵呵的嘴都合不拢了,一旁的梁海燕更是兴奋的手舞足蹈。

“爸,妈,燕子,我们回来了!”

“伯伯,伯母,燕子。”

“哟!我们光顾着为燕子的事情高兴,没想到你俩就进门了。今天咱们家真是双喜临门啊!”梁振宏笑着说。

“爸,什么双喜临门啊?”梁海涛问道。

只见梁海燕对他们说:“哥,嫂子,你们猜我分配到哪儿了?”

梁海涛看了看梁振宏,又看了看施秀华,然后一脸惆怅的对海燕说:“我们猜不出。”

“哎呀!猜猜吧!”

“你不会也去怀宁市吧!”

“别提了!本来我想去,爸爸妈妈不同意。”

“那你分配到哪儿了?不会留校当老师吧?”

“不对!但已经有点儿接近了,再猜!”

“燕子,难道你考上研究生了?”刘娜惊讶的问道。

“哎呀!还是嫂子聪明,我考上燕大中文系研究生了!”说着,递过来一张录取通知书。

“啊!你什么时候报考燕大中文系研究生了?我们怎么都不知道?”梁海涛问道。

“燕子不让我们告诉你们,说要等到考上了再告诉你们,想要让你们大吃一惊!录取通知书也是刚收到的。”施秀华笑着说道。

“哥,嫂子,说实话,我本来根本没想考研究生,我想大学毕业跟着你们去怀宁。爸爸妈妈不同意,非得要我考燕大的研究生,说如果真的考不上,就让我去怀宁。

也没想到,居然就考上了。想想也算了了自己的燕大心愿,77年想跟着你们报考燕大中文系没考上,没想到研究生反而考上了。”

“怀国爸爸和岳敏妈妈,还有小璐姐姐要是知道这个消息,一定非常高兴!我这就给他们电话,正好报个平安到家。”梁海涛说着就拿起电话。

……

吃完晚饭,施秀华突然想起一件事儿,走进房间拿着一张纸条出来,对梁海涛说:“这儿有一个电话,说是你中学同学,让你回宁洲后给他们打个电话。”

梁海涛接过纸条一看,是陆天海和黄晓阳。一看时间还早,就拿起电话拨了过去。

放下电话,梁海涛对梁振宏和施秀华说道:“爸,妈,我的中学同学在夫子庙开了间服装店,让我过去看看。”

接着又对刘娜说:“我很快就回来,坐了一整天的火车,你累了,先洗洗早点儿休息吧!明天我再带你去邱明仁和范丽家。”

说完,就直奔夫子庙而去。

夫子庙位于宁洲市区宁洲河畔,梁海涛很快就来到了一家服装店门口。

店里除了陆天海和黄晓阳之外,还有两个身材高挑的女孩儿,有几个顾客正在挑选服装,两个女孩儿正帮他们试装。

看到梁海涛,陆天海和黄晓阳立刻走了出来。

“两年不见了,你这几个假期怎么都没回来呀?”

“忙着社会实践和调研,都在县里呢。”梁海涛接着说道:“呵,鸟枪换炮啦!你们办了工商营业执照了?”

“前年国庆前办的,当时出台了一个政策,说是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很多像我们一样的回城知青都办了个体工商营业执照。”陆天海说道。

“最开始我们起了一个服装摊,夫子庙去年修建好了之后,我们就在这儿租了一个小店。”黄晓阳接着说道。

“店面虽小,但位置还不错。”

“这里人流量比较大,外地游客比较多,宁洲本地人晚间出来散步也喜欢到夫子庙逛。”

“赚到钱了吧?”梁海涛问道。

“扣除房租和所有费用之后,每个月基本能稳定赚几百块钱。”陆天海说。

“行啊!比你们爸爸妈妈工资加起来都高了。看来你们三年的计划提前完成不成问题了。”

“哈哈!当初要不是你给我们信心,能不能坚持下来还是个问题。”

“关键不是我给你们信心,是现在的政策好!是国家给了你们信心,是你们抓住了时机。接下来还有什么打算?”梁海涛笑着说。

“海涛,我们找你是想跟你商量一件事。”

“什么事?你们说。”

“就是你曾经说的关于服装委托加工的事情。”

“怎么?你们现在想要创立自己的服装品牌了?有销量吗?”

“销售是一直再增加。将近两年时间,我们每人也赚了小一万块钱。关键是现在卖服装的人越来越多,夫子庙市场里就不下五十家,而且款式和档次几乎都大同小异,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不仅提不上去,还总是不断下降。”

“你看,刚才在店里挑选服装的那几个顾客,看了半天,这会儿又到隔壁店里了。这种局面如果再维持一年左右,大家几乎都没有利润了。”

梁海涛朝店面看去,店里就剩下那两位身材高挑的女孩儿。

这会儿,又一波顾客走进了店里。

“你们目前的销售利润能到达多少?”

“大约40%吧!”

“那两位女孩儿是你们顾的?”

“摆服装摊那个时候,她俩就跟着我们了。每一次我们去进货,店里总得有人看着。”

“跟服装厂谈过合作的事情吗?”

“从去年底开始,我们跑了宁洲的几个国营服装厂。“

”谈的效果怎么样?“

”他们都没有跟外头合作的先例,担心生产出来的服装卖不出去,造成库存积压亏本。如果要合作,需要我们先支付布料款、生产加工成本以及人工费用,但我们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钱,关键是所有的风险都转嫁到我们身上了。“

”他们这是想做稳赚不赔的买卖,这不叫作合作。“

”有两家表示愿意合作,但要求扣除所有成本后的利润四六开,我们分四,对方分六。我们算了一下,这样下来我们的利润还不到30%,比目前到南方沿海批发进来的利润还低。”

“这种情况完全有可能,因为你们从南方沿海批发来的服装本身生产量大,单件的生产成本低。而你们委托加工的服装每一次的加工数量和每一个款式的数量都有限,单件的生产成本肯定高。

再说了,宁洲是大城市,人工成本也相对高。南方沿海的那些服装,很多生产厂家都设在县城,人工成本低。”

“省内除了宁洲以外的其它地级市,我们也联系了几家。”

“联系的情况怎么样?”

“都是电话联系,大部分提出的条件和宁洲本地的条件差不多,如果加上运输成本,利润也就在30%左右。”

“不过,怀宁市有两家原来专门接制服订单的五十年代老厂,这几年不景气,他们表示有兴趣合作,希望我们去洽谈。我们计划等你回来后跟你商量,如果行的话,春节过后去看看。”

“这样吧!春节过后,我正好要去怀宁。我先帮你们了解一下情况,如果合作条件觉得可以的话,你们再过去。”

“那太好了!麻烦你了!有你帮我们把关,我们心里踏实一些。”

“咱们就别客气了!我今后的工作就在怀宁,举手之劳。”

“啊!正想问你什么时候大学毕业,分配在哪儿工作呢,怎么跑到怀宁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