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三章 历史将翻开新的篇章(2 / 2)海魂0817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潘毅、袁姗姗每天都在农场的会场里,一边复习备考,一边给留场的知青和坪乡生产队回乡知青进行辅导。

”我跟张小强学习底子差,高中没毕业,就不参加高考。”报名的那一天,王强不好意思的对袁姗姗和潘毅说。

接着张小强又对潘毅说:“竹器厂虽然走上了正轨,但日常管理还得有人看着,有我俩在,你们就安心复习吧!“

”虽然你们没有参加高考,但你们这也是以实际行动在支持所有高考的知青,竹器厂的事情就交给你们了,辛苦了,谢谢!“潘毅感激的看着王强和张小强。

此时此刻,所有人都想不到,在王强和张小强的带领下,十年后的坪乡竹器厂,会成为唐宁县的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产品远销东南亚各地,进而成为江宁省著名的国际化集团企业。这都是后话了。

刘娜和张岩在唐宁县一中参加复习辅导。

而作为”唐宁一号大秘“的梁海涛,不仅依然坚守岗位,而且每天晚上下班,还给县委和县政府组织的辅导班里二十几位准备参加高考的同志辅导复习。

在刘长远的动员、鼓励和带头下,大部分县委和县政府领导的秘书、以及县委机关各个单位的年轻人,都踊跃报名参加了这次的高考,并且都跟县委组织部和人事局签订了毕业后回原工作单位的承诺书。

为今后一个时期,江宁省鼓励公职人员报考大学,开启了先河。

……

“海涛,大家都在复习,再过一个月就考试了,从明天开始你别跟着我了,给你放长假,跟着娜娜好好复习吧!”

“刘书记,用不着放我的假,平时辅导大家也就等于自己复习了!"

"你要是考不上燕京大学,要是考的不如别人,丢的可是我刘长远的脸啦!”

“放心吧刘书记,工作考试两不误,而且绝对不会给您丢脸的。再说了!在您身边工作一个多月了,我学了不少知识,说心里话,我还真舍不得离开您,您就让我多跟着您吧。上了大学,除了每年放假回来,四年不能在您身边,还不趁这个时候,多跟着您学习,多听您的指教。”

“看来你还挺重感情的,记得!上了大学一定要专心好好学习,遇到什么问题,需要帮助解决的,你就给我来电话。在燕京,我还有几个老领导和战友,遇到什么事情,可以帮助到你们的。另外,我跟秦阿姨不在身边,你要照顾好娜娜。我跟她妈可就把她交给你啦!”

”放心吧!刘书记,我不会让娜娜受委屈的。“

……

经过日夜兼程的复习,1977年12月10、11日,全国570多万考生,涌进了被关闭了十年的高考考场……

坪乡知青农场的报考知青和宁境公社的回乡青年,走进了设置在宁境公社中学的统一考场。

梁海涛、刘娜、张岩、洪建走进了设置在唐宁县一中的考场。

……

“题目看仔细,会做的先做,不要紧张,做完了要记得审题,相信每个人都能考好的。”监考老师微笑着,给予每一位考生信心和鼓励。

整个考场的空气仿佛凝固似的,有的低着头沉思,有的奋笔疾书,有的考生咬着笔头,有的考生看着题目发愣,有的考生表情轻松,有的考生表情紧张……

除了每个人急促的呼吸声,只有沙沙作响的笔声。

在每一次考场结束的休息时间里,熟悉的考生之间都会议论纷纷,相互交流,。

”哎呀!原来这么简单,我怎么就想不出来了?“

”太好了!咱俩答得一样。“

”那道题,辅导老师复习的时候讲解过了。“

”没关系!这才第一门考试,争取在后面的考试中赶上来。“

有满面欣喜的,有垂头丧气的,有默默沉思的,有激情高涨的,有望着天空不语的,也有低着头用鞋尖蹭着地面的……

……

两天之后,华夏瞩目的1977年冬季的高考终于结束了,两个月的时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走出考场的时候,看到晴朗的天空,感觉一切都那么美好。

有不少人在心里舒坦下来的同时,又突然忐忑不安,不知道自己的成绩是否理想,心情一下子又变得沉重起来。

兴奋之中带着紧张,紧张之中带期待,期待之中带着担忧,七上八下的,心里真不是个滋味儿。

“今天正好是星期天,我哥也回来了,考试也结束了,爸爸妈妈让我跟你一起回家,今晚在家吃饭。”梁海涛和刘娜一起走出了唐宁县一中的文科考场。

“怎么样?自我感觉如何?”

"感觉不错,其实我每次都提前不到半个小时就做完了,检查了好几遍。你怎么样?"

“跟你差不多!接下来咱俩什么也别想,该干嘛干嘛,就等待通知吧!下周我还得跟着刘书记下乡做调研。”

……

1978年元旦之后,坪乡知青农场知青潘毅、邱明仁、袁姗姗、谭小红等十人,以及坪乡生产队回乡知青张木村,郭天祥两人先后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

坪乡在这次唐宁县的高考中,获得唐宁县各个生产队高考录取人数最多的单位,把郭书记给乐的几天几夜没合眼。

梁海涛、刘娜、张岩、洪建也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

如果把这四位离开坪乡的知青算在内,宁境公社将成为唐宁县各个公社高考录取人数最多的单位。为此,宁境公社张书记和林主任耿耿于怀,连续好几个晚上睡不着觉。

更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梁海涛和刘娜居然双双获得江宁省1977年的高考状元,被燕京大学经济系录取。

潘毅名列江宁省1977年高考第二名,被秦华大学政治系录取。

袁姗姗和张岩被燕京师范大学录取,谭小红被华夏农业大学录取,这两所高校在梁海涛的前世都属于985,双一流的高校。

邱明仁被宁洲大学录取,洪建被宁洲林业大学录取,这两所高校,在前世也属于211高校了。

1977年,华夏570万的考生,最终27.3万人被录取,录取率4.8%。

1977年的高考,不仅成了许多像邱明仁这样家庭出身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历史的转折和民族的觉醒,为每个处在无望中的人带来了曙光,从此也给了华夏民族振兴带来了生的希望。

……

梁海涛站在县委大楼办公室的窗前,望着县委大院里下班的人流,和那些手里拿着录取通知书兴高采烈的人们,心想:

人的一生有时候正是由于一次偶然因素而导致了命运改变,从中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经历、历练和收获,使得自己开始独立分析和思考问题,学会了忍耐、坚持、坚强、拼搏和不屈不饶,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对曾经发生过的事情给予包容、甚至有时候是发自内心的感恩。

每个人虽然出身和从小生长的环境不同,但在那段日子里,学会了如何面对生命中的每一道坎坷、艰辛、风雨,学会了摆正自己的心态、勇敢地去面对、永不放弃地追求……

这些都应该归功于那段蹉跎岁月,感谢人生逆旅中的那一段大漠烟尘,也感谢朋友之间的友谊,让每个人在生命的旅程中不再孤独。

感谢人生道路的坎坷和曲折,让年轻的知青在一次次失败中变得更坚强。

当然,也应该感谢那些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正是他们给了我们勇气和坚强的意志,让我们一直以来不甘平庸并得以不断完善和进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