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6 辽宁兵败!文臣瞬间打脸!还真让汉王猜对了?!(1 / 2)青玉案战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事交托汉王,文臣们也是等着看汉王笑话了。

毕竟,天怒人怨这是老天爷管的事情,你汉王又算得了什么?!

而这时,兵部的人仓皇冲入武英殿内,神色慌张,面色苍白,“禀陛下,臣下兵部于礼该死有失察之过,辽东在半月前失守了。”

这一句话,顷然的让武英殿安静下来。

尤为是那些文臣们张口结舌,脸上瞬间没了血色。

闻言,文皇帝眸光内敛深邃。

如今,大臣们才注意到辽东是在半月前失守的。

淇国公邱福握着笏板扭头,斥责道:“什么?辽宁失守了?”

这辽东怎么说失守便失守了?!

“辽东失守半月!为何今日才报?!”

文皇帝沉住气,平静的问。

兵部大臣趴下来,满脸悔意,“臣下该死,请陛下降罪,兵部竟有人失察,耽搁辽东败局的传递,且沈永是那无能之将,生怕丢了辽东被陛下迁怒,这才掩盖事实。

这还是王宁将军的前锋左将军所带回的铁证,否则,我兵部还蒙在鼓里一无所知……”

见状,文皇帝和诸位大臣皆是心里一沉,沉默了。

文皇帝抓住了矛头,言辞犀利,“北方易守难攻?!这边是诸位所说的坚不可破?

朕时刻心忧天下,便是料到北方危矣,如今辽东战败,沈永这无能之将竟掩盖战败事实!

诸位臣子却比朕都沉得住气呐……依朕所见,这北迁刻不容缓,加紧北迁一事,朕亲自出征北伐。”

文皇帝说的便是脸皮厚如文臣,此刻脸色也是青红不接了起来。

先前还鄙夷汉王的文臣如今更是闭口不言了。

听到文皇帝又要亲自出征,虽然这也是习以为常的事情。

只是,现在听上来却格外扎耳,毕竟文皇帝年岁已高,大臣们坐不住了。

“陛下岂能亲征?!我大明还有武将。”

“陛下切莫如此,我等主张北迁就是了。”

“请陛下收回成命,我大明还有能战将军,淇国公、汉王、王宁将军皆是百战百胜……”

“……”

见到文臣惭愧的匍匐下来,淇国公抱着笏板一张老脸满是不屑,“诸位大臣羞煞我等了,我等武将和平年便被诸位大臣视作吃朝廷白食,怎么见怎么嫌,如今却是用得着武将了是吧?!”

见淇国公阴阳怪气,匍匐在地的大臣嘴里噎了一下。

却也只能忍气吞声。

“还请淇国公镇压才是。”

“还请汉王镇压。”

大臣们抱着笏板请柬。

如今武将势力大部分截然在汉王身上,草原各部的游民鞑子杀过来了,绝对不是一般的战事,派遣某些将军败了可如何是好?!

也难怪文皇帝想要亲自出征。

所以,北方战事非汉王、淇国公等名将不可为之。

以汉王为首的大臣们也横列了一排,皆是目不斜视。

陛下、汉王若是让他们去冲锋陷阵,他们必是无话可说,你文臣刚嘲讽了我方汉王,转头就来舔?

真当我汉王一脉无人?

“朕决意亲征,莫要再劝,天下大事朕一力为之,并且战事要与北迁一并进行,兵部、工部暂留商榷战事,现由王宁带兵前去周旋北边战事。

且沈永战败,据实不报,两罪并罚,斩三族,另将沈永给朕押回南京,立斩不赦。”

文皇帝长袍大袖一卷,大臣知趣匍匐的拜了拜便是退下了。

见大臣寥寥的散去,朱高煦也参拜了下,截然退去。

汉王回绝了大臣们的挽留,率先一步回汉王府,既然文皇帝把天怒人怨的事情交给自己,那不如直接实行避雷针的制作。

朱高煦上了轿子,八抬大轿起架,稚尾扇尾随,仪仗庄严。

轿子上,朱高煦对接下来要做的避雷针有了些推敲。

实际上。

唐代《炙毂子》一书在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汉朝时柏梁殿遭到火灾,巫师建议,将一块鱼尾形状的铜瓦放在层顶上,就可以防止雷电所引起的天火。

屋顶上所设置的鱼尾开头的瓦饰,实际上兼作避雷之用,可认为是现代避雷针的雏形。而早在以前,中国已经有了避雷针,一般以龙头为装饰,龙嘴里有避雷针头。

明朝不是没有避雷针,只是太简陋了。

构造也简答,无非是做出来不容易腐朽的接闪器,简而言之,实行滚球法原理,做到大肆批发也不难。

避雷针核心部位便是炙毂子,朱高煦记得后代的网友们曾献策过炙毂子的图纸和结构,在《大明·永乐年间百科大全》上找到了炙毂子的图纸结构,撕下来,递出帐纱,交由王针。

“命工部尽快打造此物,规模大一些的,最好是可以批量打造,精度、质量不能差上分毫,差了分毫立斩不赦,本王要快,即刻打造。”

朱高煦交代,他身居监国,有调用工部的权利。

甚至,就算朱高煦没有监国身份,在这皇宫之中不卖面子给朱高煦的也少。

“这?!!诺。”

王针扫了眼图纸,就豆丁点大的东西能做什么?!

不过,汉王既然都发话了,王针自然是尽快去办。

打造这种精细活朱高煦做不来,只好是交给工部了。

何况,现在朱高煦也没那么多的时间来打造炙毂子,眼下尤为重要的还是自己的生意,按照要求夏元富应该已经把难民招募了吧?!

从明史记载中明朝年间,难民可不少,只要给口饭饿不死,这群人都对你感恩戴德,可见需求之低,更何况还是这个河南山东不下雨,南方涝灾的年代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