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恳乞致仕(1 / 2)晚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听着泰宁侯陈璇所言,弘治皇帝沉吟不语。

陈璇继续高声道:“上月我大明征虏军于河套集结,欲捣北虏之巢,可惜被北虏先行察觉提前遁去。

保国公率军奋力追击,斩敌首三级,得马匹数百,牛羊上千,各类械具数千。故臣愚以为,区区北虏实不足惧也……”

“泰宁侯之意,西北很快能恢复安宁?”弘治皇帝眉头一扬。

“臣愚以为理应如此……”泰宁侯陈璇躬身作了个揖。

弘治皇帝颌了颌首:“若真能这般,实乃我大明之福,也不枉征虏军奔袭千里拒贼。”

“吾皇圣明,虏寇必退……”泰宁侯陈璇马上应道。

朱厚照听得嘴角微动,一国之君期盼边事早日结束,自无可厚非,但你泰宁侯咋呼一声“吾皇圣明”,就能让“虏寇必退”?

所谓十万征虏军有甚么战斗力?你好歹来自五军都督府,多少能了解些吧?

这些东拼西凑起来的士卒,能让北虏畏惧而退?虏贼一退,西北就此安宁下来?真是睁着眼说瞎话。

若原来史书所记载的依旧,那么在数日前,北虏的达延汗已率兵自花马池侵入大明,兵分数路大肆掳掠,明军惨败。

泰宁侯甫复班,那两名自文官班而出的其中一人,已朝着弘治皇帝躬身行礼,说道:“臣工科给事中张文谨奏:臣愚以为马本兵居位不职,应致仕返乡。”

朱厚照心中一个突兀,还没开始奏事,就攻讦起来了?这给事中攻讦的对象还是兵部尚书马文升?

他对工科给事中张文的了解也仅限于那本名录,不过,他对“给事中”这职官就没甚么好感了。

“给事中”乃科官的官职之一。

大明按六部建制,设立了吏、兵、户、礼、工和刑六科,每科均设置都给事中,左、右给事中和给事中四种官职,俗称“科官”。

而十三道监察御史,则为“道官”,两者合称“科道言官”。

科官、道官的职责其实大致相同,只是各自名义上的监督对象有些不一样。

“十三道监察御史”负责考察两京十三道,而“六科给事中”则监督六部百司。

但科道言官并不是只管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例如工科给事中,除了瞄着工部,也会留意其余五部甚至两京十三道,该说的会说,不该说的也会说。

虽然“科道言官”在朝中的官职品秩并不高,但具有“风言闻事”的权力。

“风闻言事”,本来只是皇帝为整顿朝纲、肃清吏治,在特定时期采用的特殊手段。

但“风闻”二字恰恰是最要命的,为何这般说?因为意味着科道言官不需要真凭实据,仅凭坊间传闻即可上奏弹劾。

查证属实的,通常上奏的言官还能获得嘉奖,如有不实却不会受到责罚。

有明一代,科道言官是把这“风闻言事”发挥到极致。

上至皇帝,下至百官,从南北两京到十三布政司,那怕是对他们的科道同僚,没有他们不敢言事的。

谁敢阻拦,他们就会抛出“蒙蔽圣听”、“堵塞言路”等论调,让阻拦的无言以对。

科道言官“扣帽子”从来不留情面,颇有后世所称的“愣头青”之风范,正所谓“宁惹首辅,莫惹言官。”

但弹劾成功与否,以及最终效果如何,皆取决于圣意,也就是要皇帝肯相信,能信多少。

而大明中期以降,本是纠举监察的“风闻言事”已逐渐沦为争权夺利的工具,冤假错案频频出现,完全偏离设立时的初衷。

“张卿家何出此言?”弘治皇帝的语气似有不悦。

张文脸上毫不改色,拱手作了揖,又道:“皇上,我大明征虏军的十万将士,均为精挑细选而来。上月,征虏军于西北报捷,皇上还为之大大嘉奖。此刻马本兵所言,实有扰乱军心之嫌。

臣愚以为本兵处高爵禄,深受圣恩,于其位却不谋其职,毋宁去职让贤……”

朱厚照目光停留在文官班的马文升身上,却见他微低着头,身躯纹丝不动,仿似工科给事中张文所言和他毫无关系。

“张卿家不可妄言。”弘治皇帝缓缓摇了摇头。

“风闻言事乃臣之责,伏乞皇上明察。”

“朕知道了。”弘治皇帝表情略有些无奈,望向站在张文身旁的另一名文官,问道,“卿又要进何言?”

那名文官躬了躬身,作了个揖,高声说道:“臣兵科给事中周旋谨奏,臣亦愚以为马本兵之言,寒了我征虏军之心。本兵已年老体弱,实不宜再居本兵一职,伏乞皇上颁旨廷推另择贤明。”

“两位卿家,可知自己在做甚么?”弘治皇帝反问了一句。

“臣循祖训,风闻言事。”张文和周旋异口同声应道。

他们说得流利顺畅之极,仿似早已经说过千遍万遍。

弘治皇帝嘴角扯了扯,道:“朕知道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