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五章 初入朝堂(2 / 2)晚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随着皇子专属的衣裳加身,一股无形威势自朱厚照身上油然而生,众宦官宫女在他的扫视之下,不由得纷纷低下了头。

朱厚照笑容一展,挥了挥手:“小瑾子领路,往乾清门,恭迎圣驾。”

乾清门在谨身殿之北、奉先殿的西侧,离清宁宫不过数百步之遥。

没过多久,朱厚照已驻足于乾清门之前。

望着紧闭的乾清门,朱厚照淡淡一笑,他父皇应该还在洗漱和穿衣戴冠。

他默默站在一侧,等了一刻钟左右,乾清门终于打开。

朱厚照见到弘治皇帝被宦官和宫女簇拥着,自乾清宫里走了出来,伴驾的自少不了司礼监太监萧敬。

朱厚照从容作了个揖,唤了声:“父皇。”

“皇儿,等久了吧。”弘治皇帝笑道。

“回禀父皇,儿臣仅等了一小会。站在乾清门前,晨风扑面亦很惬意。”朱厚照嘴角带笑,轻声应道。

“不错,看来你没多少紧张嘛。记住,随朝时也要这般。”弘治皇帝微微颌首。

朱厚照连连应诺。

---

“咚咚……”

一阵鼓声自午门的城楼传出。

随着鼓声响起,午门前本来有些吵杂的声音,片刻之后就消失得无踪无影。

原本零星站立的官军旗校,同时涌向午门之前,在校官的呼喝下,未几就排成了两列队。

等到三通鼓响起,午门的左右两个掖门“吱……”地徐徐打开,露出空空的两个门洞。

那已摆列成左右两支队的官军旗校,随即分入左右两侧的门洞,直至最后一名官兵进入,左右两侧掖门再次关闭。

以徐溥为首的一众文武大臣,听到鼓声也纷纷从朝房出来。

走向午门的文臣武官,以文左、武右,按品阶高低,高者居前排成了两列。

约莫两盏茶的工夫后,“当当……”

午门城楼传来的是清脆的钟声,两侧掖门再次缓缓打开。

钟声一停歇,已分成两列的文武官员慢慢前行,文官从左掖门进,武官则由右掖门入。

---

随着钟鼓司奏乐,在持着仪仗的宦官簇拥下,朱厚照跟随弘治皇帝登上奉天门的上廊。

朱厚照默默打量着眼前的一切。

钟鼓司的宦官于丹陛左右两侧正奏着乐,殿陛门楯每隔二三步就站一名穿甲胄的“大汉将军”。

御道两侧是侍班候朝的文武百官,文官为东班,公侯伯、驸马和武官为西班,两班后各有一排握刀校尉相向站立。

对于朱厚照来说,不少居于文武两班前列的官员都是熟面孔。

站在文官班前列的有徐溥、刘健、李东阳和谢迁等内阁成员。

而武官班之前,是英国公张懋等人,他舅舅张鹤龄和张延龄也在列。

弘治皇帝朱祐樘,是奉天门前唯一有座位的,其就座之处,即上廊内的御座,亦称“金台”。

此刻,一名宦官手执“座上”扇,另一名宦官则执“武备”扇,正站于御座之后。

而朱厚照,虽为储君,亦只能站着,靠着“金台”东侧仅一尺左右而立。

随着弘治皇帝安然就座,站于丹墀的一名宦官立马扬起手中的长鞭,然后用力甩了下来。

“啪……”

“啪……”

“啪……”

连接甩了三鞭,鞭鞭响彻半空。

鞭声甫停,一鸿胪寺官员高声喊道:“百官入班……”

在弘治皇帝“龙目”的注视下,侍班候朝的文武百官齐齐走进御道,文官“北向西上”,武官“北向东上”。

依品而行,井然有序,没过多久就已步至丹墀前,文臣武官同时俯身跪下,先一拜,再三叩头,口中高呼道:“臣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对于朝参的情景,朱厚照虽然想象过无数遍,上一世在影视作品中亦见过不少,但置身于其中,亲眼目睹的感觉却全然不一样。

看着文武百官推金山、倒玉柱地跪拜在地,听着他们山呼“万岁”,虽然朱厚照面不改色,但如果说他一点也不震撼那绝对是假的。

在皇权至上的当下,这就是君主的权威。

文武百官行礼毕,一鸿胪寺官出列,面向坐于御座的弘治皇帝宣念谢恩、见辞的官员等内容。

弘治皇帝听了之后,并没有召见之意,仅敕令那些见辞的官员在午门之外行五拜三叩头礼。

待那名鸿胪寺官退去后,弘治皇帝望向东侧的文官班,问道:“兵部,西北可有捷音?”

“回禀皇上,自上月我征虏军报捷后,西北便无消息传至兵部。”

一人自东侧文官中出班,向着御座的弘治皇帝躬身行礼,高声回应道。

出班之人乃兵部尚书马文升,朱厚照可谓熟悉之极。

当年他要出阁读书,马文升亦是坚定的支持者之一,甚至还递呈了一份《豫教皇储以隆国本事疏》的题本。

马文升,字负图,景泰二年登进士第,先后巡按山西、湖广等地。

成化年间,他参与平定固原土达之乱,抵御北虏,总制三边,可谓功勋卓著,随后又进左副都御史和右都御史。

弘治皇帝即位初,马文升被擢为左都御史,弘治二年起,改任兵部尚书。

从辅助代宗景皇帝开始,到英宗睿皇帝、宪宗纯皇帝,再到弘治皇帝,马文升已历四朝,如今七十有五,年高而颇有德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