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志呆呆地站在原地,心说悟了悟了,我可太悟了。
咱武神老爷教弟子这么厉害的吗?
这指点,对于外人看来,不过是一句含糊不清的话,因为他不是当事人。
可对刚刚领教过的陆志来说,却如同醍醐灌顶,瞬间人间清醒。
登抄之术,登抄之道,并不单指某一个法术。
登抄之术算是‘总纲’,寓意是放大力量或者事物的变化。
练至高深时,便是‘道境’,甚至能催动‘事件、因果’变化。
很难理解,做个简单的比喻。
陆志做了一個后手,将来可以让敖吉走江更顺利。
可这个后手的布置助力不大。
关键点来了。
登抄之道,扩大事物影响。
很神奇吧?
可具体实施就特么难了。
这法术和幻想完全是两回事,一个必须完完全全的理解,融会贯通,然后才能精进领悟。
另一个则是不能理解,就不讲道理,一旦理解了,那就代表‘成熟’,幻想就失效了。
刚才陆志的动作,是以龙臂扩大力量,属于登抄的一种,属借助外力。
而道兵童子则没有‘更用力、催动杀意’,仅仅是用了登抄扩大。
啧,登抄之术,很是神奇。
最妙的是它只是个‘总纲’,是个‘思路方向’,不代表‘最厉害’。
登抄之术这个法术,能做到的上限有限,某些神通可比这个厉害多了。
比如以法力搅动大海时,用大神通翻江倒海,瞬间就能搅动整个东海。
这是登抄之术吗?不,这不是,因为登抄做不到扩大的这么厉害。
可仔细想想,若达到‘登抄之道’呢?
道,术,妙不可言。
登抄是总纲,是概括,是基础,是入门。
甚至于领悟的深时,陆志在修行某个法术,进度很难,可以通过登抄加快进度。
法术是死板的,但人是灵活的,具体看怎么用了。
这时,武神老爷继续说道。
【万法皆是道,道法由心悟。】
【你最近修行懈怠,从明日起,每日清晨来此,与童儿演武论道。】
“尊老爷法旨!”陆志连带惭愧,恭恭敬敬道。
修行懈怠,不是能力提升慢了,不是等级提升慢了,而是心。
还是那句话,法术是死的,人是活的。
陆志习得了某种法术,熟练度也拉满了。
到此为止,他仅仅是能熟练的、快速地,发挥某个法术的全部威力。
那...触类旁通呢?更多的骚操作呢?
比如雷击术,获得的时间不短了吧?
目击会用么?战斗时为什么不用?和牛大壮酣战时若有目击白雷,虽不能取胜,却也多了些变数吧?
瞪个眼的功夫而已。
做不到?战斗容易分心?
都是自己的能力,做不到,就是没有融会贯通!
登抄之术也是如此,真酣战时,若没有融会贯通,能发挥出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