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民名唤张二狗,是个打铁的,宋提督来了以后,先是把几个月的工钱给我们补上了,又说以后按工给值,现在都指望多打工呢,可是现在这么多畜力机械,看来以后想做多做工都难了。”
朱由检只是笑而不语,看来一会得跟宋应星说说流水线的问题。
他不由得想起了后世流水线上的工人,这些工匠,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皇上!”
朱由检听到声音,回头一看,宋应星全身脏兮兮的,眼圈黑黑的,但是双眼却是越发明亮。
朱由检见到宋应星这个样子,不由得想起了那句,有人负责岁月静好,有人负责负重前行,这宋应星就是负重前行的人啊。
“皇上,样铳已经造出来了。”
一行人随后到了宋应星在兵仗局的住处。
朱由检抬眼扫过,一眼就看见了那杆与众不同的燧发枪。
上手摸去,木质的枪身上了红色的清漆,两个铁片夹住燧石;燧石下,是一个小药池;小药池通过一个小孔,一直通向枪管里面的大药池。
燧石点火后,首先点燃外部的小药池,然后这个火星再通过枪管的小孔一路点燃枪管内部的大药池,火药再在枪管里爆炸,推动子弹前进。
就这么个简单的东西,大明竟然没有,朱由检拿着这杆燧发枪,又看向枪口,只见枪管的膛线已经被弄了出来。
“先生,这个膛线是怎么弄出来的?”
有了膛线,子弹将会再发出后,不断的旋转,从而抗风能力大大加强,子弹的飞行路径也将变得笔直。
一种武器产生一种战法。
比如战车时代,战法就是战车冲阵;骑兵时代,成吉思汗的战法可谓是巅峰造极,将轻骑兵的优势发挥到极致,直接打服了欧亚大陆。
火绳枪时代,那是排队枪毙的时代;而膛线时代,则有点散兵出击的意思,使得挖战壕,瞄准成了主流。
如果说燧发枪在大明的诞生,让朱由检有点小小的欣喜,但那也是在意料之中。
那膛线造了出来,朱由检简直要惊喜的跳了起来,这一革命性的成果,必将让大明的武器领先世界一个位次。
宋应星将朱由检带到一个钻床前解说道:“皇上,请看。”
说着,宋应星指着一个钢拉杆道:“通过这个传动装置,能让这个钢拉刀前后伸缩。”
接着又指向枪管那一端道:“用这个传统装置,能让枪管旋转。让拉刀前后伸缩,让枪管旋转,两相配合之下,就能造出膛线了,不过这膛线的效率很低,一根膛线要拉二十次左右才能拉好,而一支枪管,要拉五六条膛线……”
还是效率太低了。
朱由检拿起一根钢拉杆,只见这钢拉杆的顶部有一个钩状切刀,这小小的切刀,竟然可以在钢管上拉出线来。
“这个顶端,如果多几个切刀,岂不是可以一次切几根膛线?”
宋应星拿出另一个钢拉杆道:“陛下,这里面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拉不动,二个是切刀打成这样,加工上很难……”
果然,材料学是工业的基础,朱由检就算到了大明,也脱不开这个魔咒。
“这一天能切多少枪管?”
宋应星算了算道:“这一台钻床,二十四小时不停的话,一天要能切三支枪管,这还是牛马等畜力得到保障的情况下。”
看来目前只能如此了,要真正工业化,得有更坚韧的切刀,更强劲的动力。
“先生,那咱们去试试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