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午饭后,朱由检又将宋应星留下来吃午饭。
“先生,朕听了你说这么多,但朕以为,还有一点不足之处。”
“哦?皇上所说的,臣的不足之处是什么?”
宋应星一直就很佩服这位新皇能写出招贤令,那种纵看古今的雄文,更是将朱由检视为自己的老师,可这一上午都是他自己在讲,此时他也十分遗憾没有听到新皇的高见。
“比如说,这个世界有气,而且气和气之间,有区别……再比如,朕认为,这火药爆炸,就是因为有固定形体的固体,变成无固定形体的气体。”
宋应星听到这话,陷入了沉思,他本身是张载信徒,而张载的气,是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
这个气是世界本源的意思,万物皆为气,包括人在内。
很显然和朱由检所说的气,不是一个气。
朱由检继续侃侃而谈:“如果我们将老鼠、蜡烛、老鼠和蜡烛分别放在一个相同大小的罐子里密封……”
“再设想,我们将罐子里装满水,再倒过来,罐子里的水,不会流出来……这样我们就能证明这个气不仅存在,而且有气压。”
“如果我们将气体加热,就像孔明灯那样,那孔明灯内的气体气压就会降低,这样就能解释它为何能飞……”
“那么我们就能解释为何火药爆炸,会有那么大的威力,这全是因为爆炸后产生了大量的气体,而这大量的气体无处排泄,只好将子弹推动……”
“但是我们还需要明白,这什么和什么反应会产生大量的气体,这种反应的原理是什么,这样我们才能制造威力更大的枪械……”
“同时,如果我们将水烧开,然后将这个水蒸气密封起来,让它推动机械装置,能产生多大的力,是否比畜力更大呢?”
如果将朱由检此时讲的文字整理下来,就是一片当今世界最顶尖的气论。
又是整整一下午,这回是朱由检侃侃而谈,这一番奇思妙想,暂不论对错,就说这种思维方式已经是折服了宋应星。
难怪这位陛下敢对天下喊出尘归尘土归土的口号。
朱由检最后总结道:“比总结经验,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弄清楚其中的原理,所以朕以为,在你的试验-数据-总结-试验的基础上,我们还要猜想其原理。然后验证这个原理,如果验证有误,那没什么,说明猜错了;”
“就这样不停的猜,一直到这个猜想,在所有试验研究下都是正确的为止……那我们就说,这个猜想暂时是正确的,直到出现新的事物或者现象,或者试验打破这个猜想,那我们再进行下一轮的猜想……”
“正如朕所说,如果我们知道气是什么,什么情况下会产生气,这些气可以用来做什么,那我们就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更知道,什么样的火药配比,是最合适的……”
“宋先生,想象,比知识更重要。”
朱由检这一席话,把宋应星说的都有点懵了,直到朱由检离开,他还呆立在原处。
“想象,比知识更重要。”
他在脑海里思考起这万事万物的原理,泛起了无穷的猜想,是啊,猜错了,再猜就是了;但一旦猜对,那能解决的,就是一类事,这才是为学真正的方法啊。
此时,宋应星才反应过来,这位陛下,交给他的是一把打开世界的钥匙。
有了这把钥匙,再结合他之前所学,这个世界的真理之门,已经缓缓的向他敞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