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有整整一队十名楚军甲士守着,摆明了这就是楚王自己的生意。
小伙计冷笑着看着准备打人的汉子,见他都哝了退了下去,眼中当即露出了一丝失望。
他还想借着这条大汉来耍一下威风哩,可惜京城人就是油滑。
侯海的伙计们多数是流民大营出身的孩子和年轻人,张守言当年带着民壮们征战的时候,这些人还没到当民壮的年纪。
话说,,,.. 版。】
他们这些人也是背着九九乘法表中国早就有这个长大的一批人,他们跟着流民大营西迁的时候,若是能背出来,每日能多半碗粥。
所以大批十六岁左右半大孩子也被组织起来,跟在大军的后面来到京城,他们大部分都进入了侯海的系统里工作。
京城人本就傲气,可这些小子们则更傲气,也不看看他们跟着楚王殿下的资历有多深。
当然不是所有的流民大营出来的小子都这么傲气,也有好心的伙计指定百姓。
“您去东门大街,那有座新开的楚银司,用京钱、银子、金子甚至宝钞都可以换到楚元。”
大部分百姓都将信将疑,但是少部分也顾不得许多,拿着银子铜钱飞跑着去了东门方向。
.......
东门大街原某大员临街的宅子,被改造成了拥有上百个窗口的楚银司。
大宅门口被拓宽了三倍,有上百楚军甲士在这里维持秩序,并搜查可疑人士,凡是铁器、锐器都不能带进去。
进了大门,绕过照壁,两侧的回廊上挤满了百姓,甚至连大院中央也站了几百人。
这里也有几队甲士在维持秩序,插队的吵架的直接被轰出去,偷东西的直接挂门口示众,而抢东西的也挂门口,只是是倒着挂的。
回廊内侧被改成了一格格的钢铁窗口,窗口里坐了不少年轻的小子,拿着算盘打得天响。
这里便是兑换楚元的地方。
官方牌价,按米价一斤一百六十文京钱参考兑换,每二十枚京钱兑换一分钱楚元。
足色一两银子可兑换一元楚元,杂色银子按成色递减。
而在二进院子里也有大量的钢铁格子,其中十个里坐的都是年纪颇大的男子,他们是被清军从山东劫掠到草原上的朝奉和金铺掌手。
他们负责的是回收崇祯五年之前发行的大明宝钞,一贯宝钞可兑一分钱,每人限兑三百贯。
回收宝钞是张守言的一个创举。
大明两百多年发行了多少宝钞,没人知道。
若是全国都上门兑换,张守言绝对撑不下来。
这是张守言给自己控制区内子民们的福利,而且超过一个月这项业务就会停止。
张守言看似吃了大亏,可能会损失很多从现代调来的商品,但其实他半点亏都没有吃。
这是张守言用楚元来代替金银铜流通,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两个时空之间物品的差价倍数,足以让他还保留有可观的利润。
当人们手中握有足够的楚元时,支持他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而楚元的购买力,母庸置疑是极高的。
一分钱楚元是一张一寸长、半寸宽的黄色纸片,材质未知,纸片上的楚军铁甲骑兵立绘精美到了极点。
而一角钱楚元则是棕色的,长度达到了两寸,上面印着一名楚军重甲骑士,正跃马飞腾。
楚元还没有发行一角以上的货币,这导致大家手里都抓了一把毛票。
当第一个人用楚元从永兴号买到了一斗粮食走出来,周围还在迟疑的人都围了上来,想看看粮食的成色。
可这位买家却支支吾吾的不大想让人看。
最后是这个汉子的二叔看不过眼挤将过来,一把拿过他的粮食袋子扯开让大家来看。
“街坊们看一眼而已,你小子......我去,这粮食!”
“是精米!”
“好白的精米!”
“算下来这才一百六十文一斤!”
“不对,这精米没有掺其他东西,足当一斤三两用。”
“咦,嘛去?”
“换楚元去!快点跟上!鬼知道永兴号还有多少存米。”
同样的事情在整个京城发生,楚银司的大院里被京城百姓挤得水泄不通。
就连之前换了一点楚元的百姓也跑了回来,他们都后悔之前换少了。
这年月,多存些粮食在家里才是正经!
再就是万一人家不换宝钞了呢?那玩意在大明和大顺都是废纸一般。
果不其然,一张告示被人贴在了楚银司的大门口。
宝钞兑换业务只限一个月。
人群拥挤得越发厉害起来。
楚银司的二楼,卢五亩皱着眉头看着楼下的人山人海,心里琢磨着其他几个营业点要不要也提前投入使用。
可最后他还是放弃了这个计划,让人把等候在一个街区外的五百甲士调集过来维持秩序。
卢五亩牢记着楚王殿下的交代:“人们总以为拿不到的才是好的。不让百姓们深刻的感到兑换的机会难得,他们是不会轻易出手手中的金银和铜钱。”
“羊群效应?”卢五亩似懂非懂的晃了晃头,楚王不愧是神人,说的话总是深奥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