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答作为一代枭雄,这一番作为确然就是给出一个信号,让大明的反对派尤其是严家领悟其意图,只要严家也做出行动示意,俺答就会毫不迟疑兴起大兵……
因为,他们双方的利益是共同的——
他朱墨的变法,将对整个利益格局构成严重冲击!改革成功,则大明的力量成倍增强,就算改革失败,对等级秩序的冲击,也将是十分头疼的。所以,偶然之中透着必然,某种意义上说,俺答是必然会来绞杀明朝改革的,而严嵩也是必然要与之勾结的。
俺答这个反动堡垒虽然行动迅速,但如果明军方面反而展示出很强的作战上的意志和威慑力,俺答也许就会重新考虑全局,也许就此放弃掐死大明改革的念头,双方的均势应该是可以维持的?
当然,这建立在威慑之上。而威慑呢,除了重兵之外,就是武器和战略战术了。
战略战术,无非就是技巧,只能起一时之效,比如马芳主动出击,能够打乱俺答的部署。但俺答是什么人?那可是一代枭雄,哪有那么容易对付的?他真要大举进犯,就会对马芳强攻,而马芳肯定是挡不住的……
所以,马芳的主动出击也只是为全盘整顿提供了时间,也许一个月,最多三个月,俺答就会就会兵临宣大两府,形成空前的决战态势。
而在这段时间里,还有其他办法吗?
朱墨想了好几个,比如贿赂、和谈,却没有一个是有效的。思来想去,他终于还是回到了最基本的东西——
武器!
唯一能震慑俺答的,也许只有——
火器,
更先进的火器,形成突然性的反差,让俺答感觉到惊人的变数,从而不敢冒险。
俺答只有在被猛烈震慑之后才会清醒,才会充分认识到朱墨的厉害,从而也清晰看到大明的改革不会中止,严嵩的倒台不可避免,这时才会放弃扼杀大明中兴改革的念头。
而一旦有了更好的火器,即便数量不多,只要运用得当,仍然可以给俺答极大的震骇,就算已经进入决战态势,或许仍有挽救余地……
而对于大明的火器呢,他记得很多比乎谢邀大神也分析过,大明的火器技术其实已经领先了,只是迫于各种原因而未能大量制造。
对这个观点,他一直不置可否,而这次,这个结论的真伪,将直接决定自己的命运。
……
朱墨越想越是平静下来。
眼下,只能先把江南的变法暂时放一放了,毕竟,国内外的顽固势力已经联合起来,要将刚刚萌芽的大明改革扼杀在摇篮之中。如果让他们联起手来,就算江南干得再好,也不过是镜花水月而已。他们一旦形成内外勾结的态势,外力转化成内压,瞬间就能让变法胎死腹中。
情形就是如此,根本由不得他去选择!
而要对付俺答和严嵩联手,破解内外反动势力的联盟,自己就得亲自去一趟宣大,以钦差身份主持全局。这既是保家卫国,也是捍卫变法。
思想至此,他才愈发感慨:果然跟中外的历史都相似,任何比较彻底的改革,都会招致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自己才刚刚起了个头,就被他们识破了,尤其是俺答,行动竟然如此迅速,几乎是刚刚看清了改革的轮廓,就果断兴兵了,真特么是个厉害角色!
这时,主意已定,他想起内鬼的事,想要把宣大的内部情况摸清楚,到时候才好下手整治,于是又问道:
“饶阳郡王只是郡王,大同最大的王爷还是代王啊,代王就不管吗?算起来,那个饶阳郡王也是代王的长辈吧?”
嗯嗯,
马芳点了点头,道:“朱大人啊,代王是个好王爷,只可惜,唉……还是二哥来说吧!”
李文进接道:
“代王的确好,可惜也敌不过枕头风啊……起初他也约束饶阳郡王,可后来代王妃不知灌了什么迷汤,王爷也就不管不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