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力挺,褚遂良是一气的,对李世民唯唯喏若,绝不会冒死劝谏;
李世勣三缄其口从不表态,他就是个应声虫而已,死谏之事他哪里会参和!
李世勣原名徐懋公,因辅助李世民争夺天下,功劳卓著,后赐姓李,并更名世勣,足可见李世民对其的荣宠。
隋唐各种演义评书和小说范本中,徐懋公都是个足智多谋的大谋士军师,被神化成了志量高雅的智囊形象。
所以李世勣隐忍自保,明哲保身之道,堪称所有功臣中的楷模。
从不居功自傲,绝不会多说一个字,过火的多使一分性气,人君之前总是保持一份独特的谨慎矜持。
他们同声同气,杨师道如何抗拒?
长孙无忌公然放出狠话,谁反对皇帝炼制仙丹就是莠言乱政,罪当斩首,谁还敢有异议?
李世民赢了,今后再也没有人胆敢劝阻他随同众多道士一起大肆炼丹了!
杨师道心若死灰,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也是愁眉苦脸,早不见朝堂谏言时的声嘶力竭之态,请示道:“百官牵挂国本之事已久,臣等请将圣人身体无碍的喜讯告示群僚,以安众人之心。”
李世民点头应允:“好,你们去办吧……辅机,留步。”
杨师道即便不情不愿,也只能跟随李世勣、褚遂良一同辞驾。
他回头望向倚在龙榻上的李世民,心中惆怅难言——
君臣二十余年并非事事无违,可每次他与李世民意见相左,终归还是屈从上意。
……
在唐太宗李世民的严令下,依照大唐律例,将辩机和尚处以腰斩,那些跟随高阳公主的奴婢们,有十几个,也全部都被处死。
到这时候,高阳公主的丑事一经抖出,即使有李世民这个真命天子时时问候,食睡看顾,房玄龄这个重病卧床的公公,还是因为这件小小的盗窃案,牵扯出自己的儿媳高阳公主与辩机和尚的通奸丑闻,而气得吐血不止。
最后生死弥留之际,房玄龄走马观花似的回忆他一生追随李世民的过往:李世民叫他策划政变抢夺皇位,他屈从了;
李世民叫他不择手段盗取《兰亭序》,他屈从了;
李世民叫他篡改史书,抹去玄武门之事痕迹,他也屈从了……
但太子李承乾被废后,立储之争那次,却性质不同,原本择储关乎王朝命运,固然魏王李泰居心不善,但至少也是有胆有为之人,以李治软弱之资能成为合格的皇帝吗?
最后立晋王李治为太子这出乎意料的结果,却把他房某人逼上了绝路,从高高的峰顶上一下跌落掉入了谷底。
长孙无忌倚仗圣宠和在关陇诸族中的权势,久欲揽中书、门下之权,与他早有芥蒂,而立储之争更是彻底撕破了脸,再无回旋余地。
如今李治继统,他却站错队,莫说日后他房家权势难以维持,命运都甚是堪忧。
长孙无忌一朝得势,刚愎自用,无法无天,清除异已,会放过在他死后的房家吗?
而且远不止他一人,刘洎、岑文本,马周等都早已卷入这场暗流汹涌的洪涛之中粉身碎骨。
而他儿子房遗爱和柴令武、薛万彻等一干新贵,灭顶之灾也不远矣!
……
梁国公房玄龄死前回光返照,心中雪亮通透,正是因为得知高阳公主与辩机和尚私情这件事,才加速了他病情的急遽恶化,猝然吐血。
当晚,终不治而亡,阖然长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