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4月7号,推广收官前的最后一天,陈记良铺试营业。
陈铭跟老鲁一大早就来到店里,踩上梯子揭了牌,没有仪式,也没有喝彩,甚至没通知过任何人。
就如往常一样,不起眼的小铺子,把守着胡同仪仗,不注意看,还以为老刘的修车铺换了门脸。
店里摆着的,都是没贴牌的纯红色礼盒产品,内中的菜品没变,只是没有任何fans陈的信息,这些是为了送礼或者说回礼,格外定制的。
老鲁说,铺子开业,街坊邻居一准会来捧场。
若等到推广收官后,Fans陈礼盒明码标价,这礼的意义就变了,邻居也不好捧这场。
其实,老鲁也不知Fans陈与陈记良铺的关系,昨天礼盒全部封箱运送,摆在这里的也都是白板盒。
两人从开门营业,等到中午吃完饭,除了一个外地问路的进来过一次,再无人问津。
也有街坊邻居打胡同口路过,但似乎都没注意到小铺子,走得匆匆忙忙。
“昨天你鲁婶跟李桂芬透漏过,那个大嘴巴早传出去了,大家白天都比较忙,放心。”老鲁怕陈铭心凉,也担心铺子开业一盒卖不出去,怪打击人的。
陈铭倒不在意这些,人情往来,他看得极淡。
就是呆在店里困意很浓,瞅了眼吊钟,下午2点多,就想着跟老鲁打个招,回去补一觉。
这时,门口有脚步声响起,铺子里迎来了第一位客人。
斜对院的李婶,就是老鲁口中的李桂芬,风尘仆仆的走进来。
“小陈,给李婶来份水...水煮鱼礼盒,多钱?”李桂芬掏出手绢腰包,一层层打开,小心翼翼的数着钱。
“李婶,给3毛就行。”陈铭心态有一丝波动,可能因为这是他在这个世界上第一家铺子,第一个单子。
这边李婶还没寒暄几句,门口又响起二八大杠的铃声,一个穿着油漆厂工装的中年男人,气喘吁吁的走进来,来人叫王德发,住隔院,陈铭之前没少跟他打听泸市地点信息,很热心。
“陈儿,来晚了哈,还好你没关张,给我拿两份,我家那小子比我还能造。”
说着掏出一块钱扔桌子上,老鲁接过钱,边拿礼盒边跟邻居唠嗑。
之后,街坊邻居陆陆续续的赶来,没多久,小铺子里开始变得热闹,地方不大,人挤人的,也都跟陈铭聊了几句,便给后来的人腾地方。
送走了李婶来了王姨,胡婆婆带着外孙进了门,在街里开服装店的马三叔一家,瑞兰和她机械厂的好姐妹...一盒、两盒的往外卖,本该冷清的小铺子,因为这些街坊邻里变得有了温度。
街坊邻居对盒子里装着什么似乎并不在意,他们只是想过来给刚开张的小铺子暖暖人气。
铺子里,寒暄许久,将最后一家街坊送出门,已经接近傍晚,陈铭长舒了口气,胡同里的温情,让他有些不适应。
老鲁很开心,得亏这帮街坊撑场面,不然小陈怕是难过的睡不着觉,可往后咋卖,今天除了胡同里在没一个外来客,老鲁不由得犯了愁。
正当两人准备打烊时,门外响起了密集的脚步声,跟着李少楠中性的嗓音传进铺子。
“陈铭,咱们铺子开张,你为啥不通知我啊,还是半路碰见瑞兰我才知道的。”
暮光女有些埋怨,她身后是刑警队的十几个同事,铺子小,有的站在了门外,正往里瞧。
陈铭其实为刑警队的每个人都准备了一份白板礼盒,只是还没倒出功夫送,就被这群大盖帽堵在铺子里,不了解情况的还以为铺子犯了什么事儿。
刚想解释,就见一个面白无须,方脸中正的男人,面色不善的瞅着他。
两人互相盯了好一会,陈铭才确定,是刮了胡子的齐队。
“齐队,我还心思关了门,给你们警队送过去。”陈铭反应过来,笑着说道。
齐连山似乎心情不太好,没搭理陈铭,正跟老鲁闲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