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放的那些官员的家属后代,皆是书香世家....”
“现在,天下读书人都不愿意入朝为官,坊间传闻,说是忠臣得不到善终...”
“因此儿臣想为此事做些什么,让读书人对本朝改观,多些读书人入朝为官,国运便能昌盛些许。”
说完这一番话,古元文都不敢抬头看。
“听你的意思,朕做错了?这些人不该死?朕还要认错?还要求着天下读书人了?”
“陛下,儿臣绝无此意啊...”
古元文在地上瑟瑟发抖,不敢多说。
永兴大帝古长空缓缓站起,看向古元文道:
“哪里的传闻说读书人不愿入朝为官?
“科举一开,无数学子蜂拥而至!”
“还是你说的读书人,只是那些儒道世家吗?”
“朕大乾的国运,不需要他们来兴!你睁眼瞧瞧,如今翰林院,有多少儒者?天命之年,自有人为朕争国运!”
古长空一生中,最忌讳的、心中芥蒂最深的,就是当年建难,叔夺侄位之事。
没想到,十六年过去,还有人揪着这件事不放,这个人还是他的太子!
“孩儿知错,求父皇降罪。”古元文知道言多必失,不敢多言。
古长空道:“朕看你这个太子当的太舒服了,这些年朕出关打仗,你在后方的确有一些功劳,可这不是你居功自傲的资本。”
此时,一旁的古元武眸子一亮,拱手道:
“陛下,大哥也是好心,但是办了坏事,父皇也莫要怪罪了。对了,儿臣这些日子从军队挑选出一批厉害的武者、又寻了一些儒者,此次天命之争,我大乾势在必得!”
听闻此言,古长空微微颔首,脸上好看了许多,缓缓坐了回去,道:
“你做的不错!”
“对了,元武,钦天司推断,第一个天命之地,极有可能在燕云十九州境内降落,回去整备军需,辎重。”
“天命之争,我大乾,必须夺得头筹!”
古元武眼睛一亮,抱拳道:“儿臣领命!”
闻言,古元文脸色一变,道:“陛下,再起争端,大为不妥啊。离上次北伐,才过两年时间,国库空虚...天命之争,咱可以再想办法。”
秦王古元武撇了一眼太子,随后“哼”了一声,傲气道:“此战,儿臣觉得非打不可,若是我大乾在天命之争首争失利,灭我大乾威风,士气大降!”
古长空颔首,目光移向太子,道:“元文,你觉得呢?”
太子古元文无奈的点了点头:“嗯。”
“那就如此办吧。”
古长空再次露出笑意。
他知道,自己外出打仗,朝政的事情,还是要依靠太子,不能敲打的太狠。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元文,国库银钱,就交给你了,你是监国,要担起这份责任。”
古元文苦笑拱手道:“儿臣...儿臣领命,但陛下,那个修撰永兴大典的事情,能不能暂缓?耗费太多了。”
古长空摆摆手:“这个不行,大典要修,仗也要打,前朝丢的地,必须要拿回来,不止是为了天命,更是大乾脸面!修大典也是脸面!”
“这....”太子古元文心中一肚子苦水,但也无奈点头:“是,儿臣领命。”
“好了,你们退下吧,朕要歇息了。”古长空挥了挥手。
“儿臣告退。”太子,秦王二人拱手。
“等等。”古长空又招了招手,看向太子问道:“闻钦...那小子怎样?”
太子古元文笑着摇头道:“那小子啊...这会估计还在贡院里。”
“这臭小子...还真去了。”
一提到孙子,这位永兴大帝显得很是高兴,挥挥手:“行了你们走吧。”
“是。”
两位皇子走后。
永兴大帝古长空露出笑意,楠楠笑道:
“乡试解元,我倒要看看你小子能不能考上...”
“古家若是真出了一位读书人,便能让文人闭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