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七十八章 应对(2 / 2)肉丝膝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没有了

一方面,安排随行的锦衣卫,秘密排查城内与红莲教勾结之人。

另一方面,紧急筹措物资,粮仓里堆积的粮食、武库中的兵器,皆被一一清点、转运。准备应对可能到来的围城之战,至于城外的百姓,刘晏无奈摇头,掌兵者不可妇人之仁,文官亦是,舍小保大才是重中之重。可那微微颤抖的指尖,还是泄露了他内心深处的不忍。

刘晏目光坚定:“以本官巡查使的名义,立即召集县中所有衙役和守军将领,以商讨赈灾具体事宜为由议事。另外,派人快马加鞭,向青云府求援,务必在五日之内赶到!”话语掷地有声,在屋内久久回荡。

刘晏眼中闪过一抹决然:“眼下,唯有以智取胜。”说着,看向另一名心腹:“把我们带来的所有衙役、三班快手召集起来,秘密部署。”那眼神仿若寒星,透着破釜沉舟的决心。

“是!”衙役领命而去,脚步声迅速消失在长廊尽头。

随后,刘晏又招来负责赈灾事务的几位小吏,低声吩咐:“从明日起,施粥之时,有意无意向灾民透露,朝廷后续四日后会有大批赈灾物资即将运抵,不日便到。务必说得真切,让消息传遍全城。”

小吏们领命而去,身影融入渐暗的天色之中。

刘晏独自站在堂中,望着空荡荡的门口,希望此消息能够拖延一二。他深知一旦战起城中存粮更如风中残烛,若不能稳住民心,一旦生乱,后果不堪设想。这几日,他为赈灾之事殚精竭虑,眼窝深陷,身形也愈发消瘦。

未过多久,堂外匆匆进来一位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的锦衣卫小旗官,此人脚步沉稳,踏入堂中,抱拳道:“刘大人,卑职锦衣卫百户赵文麾下小旗孙佑,奉百户大人之命,协助百户大人,巡查赈灾款,前来复命……”

刘晏微微颔首抬眼打量眼前这位年轻的锦衣卫,见他目光冷峻,却透着几分干练,心中暗忖,锦衣卫不愧是陛下亲信。

“有锦衣卫助力,实乃灾民之幸。孙小旗来的正好。”刘晏面色严肃,将红莲教之事,以及自己的布置,说了一遍:“圣丹,圣水,前世中,皆是邪教蛊惑人心的幌子,他们打着救灾祛病之名,暗中在城中四处散播谣言,称只有服用圣丹、饮用圣水,方能逃过疫病。而如今我等降临的此界,却是不同,红莲教匪首声称……这种效果……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另外搜查抓捕城中内应知识就得拜托锦衣卫的各位同僚了。”

“大人说的是。”孙佑剑眉紧蹙,眼中寒芒一闪,抱拳道:“大人放心,既已知晓这些贼子的目的,锦衣卫必将其一网打尽,我等职责所在,便是保国安民。”

刘晏微微点头,眼中满是欣慰:“有孙小旗这番话,刘某便安心许多。当下最要紧的,是先寻出红莲教在城中的巢穴,捣毁其根基,截住那些,企图里应外合之人。我已安排人手在市井街巷留意可疑之人,孙小旗手下的锦衣卫耳目众多,若能双管齐下,必能事半功倍。”

“大人英明,卑职这就回去,与百户大人商议,加派人手,配合大人行动。”孙佑说罢,转身欲走。

“且慢,孙小旗。”刘晏唤住他:“还有一事,那红莲教行事诡秘,背后或许藏有更大的阴谋。听闻近些时日,有神秘人物频繁出入一些富户之家,疑似在拉拢勾结,为其筹措资金。你等在查探之时,留意这些线索,切莫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孙佑神色一凛,难道这就是陛下说的,运气感应,果然,每位华夏人杰,在其身旁,皆有所助+1,应道:

“卑职明白,定当全力以赴,不过大人,深受皇恩,位高权重,这小小永平县……大人还是要以自身安危为重,必要之时,卑职……也只能得罪了。”

言毕,大步流星而去。

刘晏望着他离去的背影,自知其意,从陛下登基这一两个月的作风来看,便能管中窥豹,了解几分其一个怎样的皇帝,长舒一口气,可心底的忧虑却并未减轻多少,人这种东西即便重活一世,也难以看淡一切。

——————

第二日清晨,永平县城仿若被一层灰暗的纱幕所笼罩,阴霾沉沉,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施粥处,那几口硕大的铁锅前,粥香袅袅升腾,却难掩空气中弥漫的愁绪。灾民们衣衫褴褛、身形佝偻,早已在破晓时分便自发地排起了蜿蜒曲折的长队,他们面容憔悴,眼神中交织着深深的疲惫与对食物、对生机的炽热渴望。

衙役们身着皂衣,神色冷峻又不失警觉,依照刘晏的细密指示,看似漫不经心地穿梭于人群之间。

他们三两成群,一边挥舞着手中的棍棒,佯装严厉地维持着秩序,不让急切的灾民们乱了阵脚;一边压低声音,用闲聊的口吻,把那个精心编造的“好消息”不动声色地透露出去。

这消息仿若一缕春风,轻柔地拂过平静湖面,刹那间,泛起层层激荡的涟漪,迅速在灾民群体中如野火燎原般传开。

“听说了吗?四天后,朝廷后续有好多粮食要来,这下咱们有救啦!”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用枯瘦如柴的手紧紧拽着身旁年轻人的胳膊,浑浊的眼眸中闪烁出久违的光亮。

“真的?那咱这苦日子可算要到头了。”年轻人眼中满是憧憬,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那紧锁多日的眉头也稍稍舒展开来,引得周围人纷纷侧目,交头接耳间,希望的火苗越烧越旺。

……

窝棚区内,残败的帐篷在微风中摇摇欲坠,几个身形鬼祟、行迹可疑之人隐匿在阴影之中。

破庙内,阴暗潮湿,蛛网横生,佛像早已缺胳膊少腿,没了往昔的庄严神圣。

刘霸天坐在一张破旧不堪的太师椅上,这椅子“嘎吱”作响,仿佛下一秒就要散架。听闻手下带回来的消息,他那浓密粗黑的眉头紧紧拧成一个“川”字,心中疑虑仿若汹涌的潮水般顿生:

“这消息来得蹊跷,莫不是官府有所察觉,故意放出来迷惑咱们的?”他的声音低沉沙哑,犹如夜枭啼鸣,在空旷的庙宇内回荡,透着丝丝寒意。

王二麻子眼珠子滴溜一转,面对这种诱惑,变没了小聪明,贪婪之色仿若暗夜流星般一闪而过,他凑上前去,谄媚地笑道:“大哥,依我看,官府就算有所察觉,也未必能料到咱们三日后便动手。说不定是他们为了安抚民心,随口一说,亦或者真的还有一大批粮食要到来,若是我们按原计划行事,运粮队若收到消息,中途折返,那我们可就亏大了,左右不过一天的时间,不妨等一等,到那时咱们吞的他连骨头都不剩嘿。”

一想到即将到手的巨额财富,他不禁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眼中的贪欲愈发浓烈。

“说的也是,况且,行阳、临漳、河间,那边,有几个狗东西跟咱可不怎么对付,他们倒是精兵粮足,哼!”刘霸天沉吟片刻,脑海中浮现出那些对头的嚣张嘴脸,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转而,他面露喜色,微微点头道:“你说得有理,不过还是得小心谨慎。这两日,多派些人手去打探消息,盯紧官府一举一动。”

说罢,他大手一挥,几个手下领命而去,破庙内顿时陷入一片死寂。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