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一章 朝会(七)(2 / 2)肉丝膝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李景炎微微点头,目光投向其他大臣:“众卿以为如何?”

群臣交头接耳,片刻后,一官员上前:“陛下,刘御史所言甚是,臣请旨,选派能吏奔赴各地,督查仓务,严惩不法。”

李景炎沉思片刻,沉声道:“准奏。诸卿当各司其职,同心协力,若再有推诿懈怠、罔顾民生之事,朕绝不轻饶!即日起,朕会密切关注各地动向,望尔等好自为之。”

“遵旨!”群臣齐声应和,朝会的凝重气氛,在这齐声高呼中,不断凝结。

皇帝李景炎高坐龙椅,龙袍的金色绣纹在烛火映照下透着冷峻光芒,他面色阴沉,目光缓缓扫过阶下群臣,声音低沉且威严:

“众卿家可还记得,我朝立国之后,盐税一项,每年能稳稳入账数百万两白银,那可是充盈国库、支撑各项大政实施的雄厚根基。彼时,百姓守着几亩薄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盐为三餐必需,税源自然丰沛。可如今呢?瞧瞧这账目,盐税竟然连八十万两都凑不齐,偌大的差距,究竟是何缘故!”

说到此处少年皇帝话语顿了顿,殿内顿时鸦雀无声,群臣皆竖起耳朵,生怕错过一字半句。“如今,东南沿海之清平、江淮两地,盐政弊病丛生,犹如附骨之疽,不断侵蚀着我朝的根基。贪腐之风猖獗肆虐,盐税大量流失,致使国库空虚,诸多民生工程、军备开支皆受掣肘。长此以往,国将不国,朕心甚忧。”

话语刚落,群臣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的面露惊惶之色,似是此刻才知晓局势竟已如此严峻;有的摇头叹息,为这两地盐政的糜烂而痛心;还有的目光闪烁,暗自揣测着皇帝此番整治的决心与后续的朝堂格局变动。

李炎见此情景,眉头微微一皱,纠仪官一声鞭响,大殿瞬间又恢复了安静。他继而望向站在前列的大理寺卿包拯与都察院左都御史海瑞,目光中满是期许与信任:

“包卿、刘卿,朕深知你二人一向刚正不阿、清廉能干,在过往诸多事务中展现出非凡的谋略与胆识。如今,朕欲委二人为钦差前往这南方两地厘清盐政,彻查贪腐,还盐政以清明,保盐税足额上缴国库,解我朝盐政之急。”

众臣微微侧目。

包拯闻旨,身姿挺拔,稳步出列。他身着一袭黑色朝服,领口与袖口处的白色滚边显得格外醒目,衬得他面容冷峻如霜,犹如那暗夜中的包公,不怒自威。

他目光坚定地直视着皇帝,拱手行礼,声音洪亮而沉稳:“臣领旨。盐政一事,关乎民生福祉,关乎国用根基,臣承蒙圣恩,忝居大理寺卿之位,必当竭尽所能,不负陛下所托。只是,臣亦深知这两地盐商、盐场、官府之间关系错综复杂,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南方诸多势力为谋取私利,早已结成攻守同盟,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轩然大波,不仅查案受阻,甚至累及地方民生。故臣恳请陛下明示查案之界限与方略,以便臣等行事有所依循,少走弯路。”

都察院左都御史海瑞紧随其后,上前一步,躬身行礼,态度恭敬而诚恳:“臣附议包大人所言。臣在平日里亦听闻长淮、淮西两地私盐泛滥成灾,几近失控之态,官商勾结,沆瀣一气,诸多势力相互庇佑,为非作歹。若无陛下圣意撑腰,若无明确之策指引,臣等此番前往,恐真如逆水行舟,举步维艰。还望陛下详加斟酌,给予臣等坚实后盾。”

李炎微微颔首,显然对二人的谨慎态度颇为满意,他早有思量,此刻不慌不忙地说道:“朕既委你二人此重任,自然知晓其中艰难险阻,亦已为你们筹备周全。”

他微微坐直身体,目光扫视群臣,以示郑重:“其一,朕特允你二人便宜行事之权。此次查案,以隆庆十三年为界限,此前旧账暂不做深究,先着力清查当下正在发生的贪腐行径,稳住局面,徐徐图之。如此,既能避免过度翻旧账引发的动荡,又可集中精力直击要害,让那些妄图蒙混过关的不法之徒无所遁形。”

“其二,考成法将严行于两地涉盐衙门。自即日起,官员绩效将与其作为紧密挂钩,但凡有再敢伸手贪墨、阻挠查案者,一经查实,绝不姑息。朕会派遣专人密切监督考成法执行情况,确保每一位官员都能尽职尽责,为厘清盐政贡献力量。有能者,朕必不吝嘉奖;有罪者,哪怕位高权重,也难逃国法惩处。”

“其三,你二人此行需着重梳理盐税征收、转运流程。从盐场产出,到盐商收购,再到转运分销,每一个环节都要彻查清楚,截断那些中饱私囊的罪恶之路,务必使盐税如实、足额地充盈国库。同时,对于那些因盐政腐败而受苦的百姓,要妥善安置,安抚民心,切不可激化矛盾,引发民乱。”

包拯、海瑞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决然与坚毅,二人齐声应道:“臣等遵旨。陛下思虑周全,臣等定当全力以赴,不辱使命。哪怕前路荆棘满布,刀山火海,亦绝不退缩半步。”

李景炎抬手轻轻一挥,神色关切:“你二人为钦差可节制州政,赐先斩后奏之权,朕亦会遣得力之军护卫你二人周全,确保查案过程不受无端干扰。另拨内帑专款,用作前期清查、安置盐民等一应开销。朕望卿等早日肃清盐政乱象,还我朝一片清明海疆,让百姓安居乐业,让国库充实丰饶。”

“臣谢,陛下隆恩。”两人恭敬应声道。

“荒狼,阴豺,听旨。”李景炎身着玄色锦袍,身姿挺拔如松,面庞冷峻,双眸深邃似渊,微微颔首间,尽显上位者的威严。

他目光如炬,缓缓望向武官行列,那里,两位身着华丽盔甲的百战穿甲军将领——荒狼和阴豺,宛如两尊战神屹立。

荒狼将军,身形魁梧壮硕,足有八尺有余,虎背熊腰。

阴豺将军则与荒狼截然不同,身形略显瘦削,却透着一股阴鸷之气。

李景炎开口,声如洪钟:“今令你二人,各率一万百战穿甲军,随行钦差队伍护,卫出行,入驻清平,江淮府,并节制这两州诸军事,以防两州悍匪盐枭作乱。”

荒狼,阴豺,两人闻令,单膝跪地,动作干脆利落,发出“哐当”一声闷响,双手抱拳,高高举过头顶,同时朗声道:“末将领旨!”

话音落下,朝堂之上,气氛瞬间凝重如铅,文武百官闻言,悚然一惊,仿若一道惊雷在心头炸响。

陛下这是,明摆着,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文武百官眼角余光,偷偷撇向站在前列的南方三王,心头莫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