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零六章 3G技术(2 / 2)蒸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节目是月底录制的,三月一号才播出,被压了几天的新闻稿就一股脑的抛了出来。

除了那些老一辈的革命者,楚青的传奇经历,无疑是当晚最耀眼的那一个。

现在的媒体也是真的神通广大,他们将楚青原主,三次高考不中的事情都给挖了出来。

从创业到步步高如今的成就,全部展现到了大家的面前。

不管是他24岁的年纪,还是只用四年,就闯出了这样大的帝国。

都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资。

在一个人平均工资不足500的年代,两年捐款补贴两个多亿,这是多么大的一笔钱。

甚至不少人,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么多钱。

然而当这一切和楚青的年龄结合起来,就显得更具传奇色彩。

在我国的历史上,从来不缺神童。

也不缺年少得志的天才。

只是像楚青如此耀眼的,却是最近几年来少有的。

等这些报道出来之后,楚青也想明白了,自己之所以能被选上,除了有老赵帮忙举荐,更有国家需要。

这两年,下GANG的问题,已经日益凸显。

鼓励回归社会再就业,也就成了当下的时代主旋律。

这就和三十年后专家鼓励年轻人灵活就业一样。

hei……tui!

楚青这种靠着自主创业的成功者,就自然成了可以拿来标榜的榜样。

只是有时候成为榜样,未必就是好事。

“老板,门口又来了几个人,说是你老家的亲戚。”

刚刚送走了一批上门拉投资的地方官,杨丘山又给他带来了另外一批人。

“又是什么亲戚?我老家已经没亲戚了,让他们那来的回那去吧。”

稍微一思索,楚青也就知道,来得应该是原主的那些家乡人。

以楚青继承下来的记忆,他可知道,这些所谓的亲戚,原来可没给过原主好脸色。

他当初之所以宁愿卖了田产也要出门闯荡,就是因为在哪个地方,让他待不下去了。

“可他们就坐在外面不肯走。”

“不肯走就轰走。以后只要上门说是我亲戚的全轰走。”

楚青可没什么心情,见劳什子亲戚。

他又不是原主,就算是真的原主在这里,估计不但不会见,还会找人把他们都给抓起来吧。

自从《感动中国》被全国报道之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开始不断有人以各种名义找上门来化缘。

那些真心邀请步步高,过去建厂的地方还好说,毕竟只要能谈,楚青都还是愿意坐下来听一听。

可各种打着亲戚好友的名头,过来拉关系打秋风的楚青就懒得理会了。

也许这就是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没有去管那些在门口纠缠的所谓亲戚,楚青直接坐上车就出了门。

他今天要带老任去见个人。

国内说到3G,就绕不开一个人李士鹤,和那个辉煌一时的大唐通讯。

大唐基本是直接从邮政划分出来的班底,其中就有老吴的爱人。

只是现在大唐还没影,李士鹤也还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任职。

当初BH斯达康能通过邮政的试点决议,就是有李士鹤从中牵线。

当时的老吴才刚刚坐上主位,也急需一个政绩来提振士气,所以小灵通项目,才会一开始推进的那么顺利。

HD区,学院路。

1995年,出了三环,再往北走就逐渐变得房屋稀疏起来。

好在这块高校不少,虽然看起来有些冷清,可也契合了搞学术研究的氛围。

“听说你们步步高在这块买了块地,要建京城总部。”

到了地方,在等人的档口,老任有意无意提起了,步步高最近流传的要建京城总部的事情。

他倒不是对步步高建总部有多大兴趣,只是这年头,只要是个企业,就想造大楼。

可不少企业大厦还没建起来,就先把资金拖垮了。

不说前面那些已经烂尾的存在,就光近在咫尺的巨人大厦,据说从去年以来,就不断流传出资金问题。

步步高虽然这几年肯定比华为赚得多,可又说捐款,又是盖楼的,还得投资搞研发。这赚的钱,基本都又投入了进去。

“嗯!是有这个打算,我准备把互联网和软件产业转移到京城来,毕竟这里不管是网速,还是各种政策,都要比深圳来的强。况且步步高摊子太大,是时候做些减法了。”

两人相处越久,已经有了点忘年交的感觉。

不管是在创业上,还是在为人处世上,二人都有些相似之处。

或者准确的说,在外人眼中,他们两个都是十足的理想主义者。

“确实,在这些方面,京城还是比深圳有优势的,不说别的,就光人才就不比深圳少。当然如果有资金需求,也别不好意思开口,华为还是能支援你一点的。”

老任爱人才,那是世人皆知的。

当初为了把老徐挖到华为来,那是比三顾茅庐还要勤快。

后来改革,给员工分股份,也一直让其他同行津津乐道。

用同行的话说,老任就不是一个商人,他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理想主义者。

和他比起来,楚青反而才是这个时代商人的做派。

虽然他也给员工分股份,可除了少数几个高管,可以拿到实股。其他的人,分到的多是只能分红的虚拟股。

想到原本历史上,华为1996年就会进行改革,并在1998年推出基本法。

以如今步步高的体量,也确实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候了。

如今的步步高,也正在面临着,企业发展过快的管理问题。

流程的僵化,薪酬的评定缺少相应的参考标准。

虽然从创业之初,楚青已经对步步高的股权和管理改革了两次。

也对员工薪酬标准,提出了大概的升级路线。

可依然赶不上步步高的快速发展。

这两年或许还不明显,可如果再如此继续下去,最多2-3年,步步高的内部,就会出现大的人事变动。

步步高的股份改制,必须尽快提上日程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