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师兄,给你满上。”姝理将茶杯放到地上,双手提着茶壶小心翼翼地倒水,随后又给自己倒了一杯。
“呼~说了这么久,嘴都说干了。”姝理咕咚咕咚喝完,又站起来给自己倒满一杯。
鬼谷拿起满满一杯的茶杯,小饮了一口就放下了。
“师妹,倒茶不宜过满。”
“啊?哦,好。”姝理表示知道了。
鬼谷示意姝理继续刚刚的话题。
姝理换了个坐姿,还是不怎么习惯跪坐。
“魏国公子信陵君,其长姐是平原君夫人,听说他们姐弟感情还不错?”姝理说道。
又是一个历史典故——信陵君窃符救赵。
原故事里说魏国惧怕秦国而不敢出兵,大将晋鄙带兵而在半途就停止不前,于是信陵君在迷妹如姬的帮助下窃取得兵符,又在勇士朱亥的帮助下击杀了晋鄙,从而神兵天降,击溃了秦军,解救了赵国。
自己以前还傻乎乎地相信所有历史小故事呢,觉得信陵君也太帅了吧。
现在觉得,这真的是一国宰相能做出的事?
将个人情感凌驾于国家大事之上?
晋鄙是领军不前不假,但离秦军也不远。
仔细观察晋鄙的驻军位置,以及魏军的兵力规模,其作战企图就更加清晰了。
邺城位于漳河之南,距离HD仅仅40公里,折合汉制约96里。
按《荀子·议兵篇》中所记载的“魏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服矢五十个,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以魏军全副武装的急行军速度,仅需半日即可赶到HD城下。
也就是说,若秦军对HD发起总攻,则晋鄙的魏军仅需半天即可赶赴HD,恰好可在秦军大部正蚁附登城,城池将破未破的最尴尬之际,以野战姿态出现在秦军背后。
若秦军先行南下打击魏军呢?则晋鄙也可以依托漳河实施坚强防御,而且HD的赵军也必将从秦军背后出击。秦军还是—样的尴尬。
此时中原气候尚温暖,漳河水深且宽。如西门豹治邺,就曾将被惩治的巫婆投入荡荡漳水;而汉高祖亲征陈豨,也曾道是“豨不南据漳水,北守HD,知其无能为也”。这两条《史记》所提及的史料,均足证当时的漳河是适于组织河川防御的。
那秦军就不能在保持对HD围攻的同时,又分兵打击晋鄙的援军吗?
这就涉及到魏国对秦军此战兵力的基本判断了。
从长平之战看,秦军能投入的总兵力也就四五十万人。但长平之战中秦军损耗过半,眼下总兵力不过二十来万。又由于长平之战恰好发生于秋获之际,秦国动员了大批劳动力参与战争或后勤保障,因而错过了农时,故可以判断当年秦国粮食必然出现了巨幅减产(所以才会出现坑杀数十万俘虏、甚至放弃乘胜灭赵良机等反常行为)。
所以HD城下,秦国能投入作战的充其量不过十来万人,兵力之薄弱甚至不足以对HD形成合围——平原君能屡屡遣出使者赴魏求援,甚至亲自赴楚国游说楚王派兵,都是秦军兵力不足的明证。
基于对秦军现实困难和可能兵力的判断,魏国也就仅仅只动员了十万军队——战争的最终结果,也证明了魏国判断之准确。
作为一位战争经验丰富的濩唶(huō jiè)宿将,为了及时掌握秦军的动态,晋鄙必然遣出了大量斥候在对手阵后活动和捣乱。
相继担任攻城秦军统帅的王陵、王龁,也是当世名将,他们对魏军的战略企图自然不会毫无察觉,尤其是这些成天活跃在阵线后方的魏军斥候,更是让他们头疼。
但他们必须耐心等待。
由于晋鄙的援军就在背后虎视眈眈,所以王陵一直没敢对HD城展开猛攻,战争因而陷入了旷日持久的围城战。由于对“战不善”的极端不满,秦昭襄王嬴稷在次年初便撤换了王陵,取而代之的是在秦军中威望仅次于白起的名将王龁。
但面对着和王陵—样无解的战场僵局,王龁也只能继续采取围困战术。
晋鄙的魏军在耐心等待机会,而王龁的秦军也在耐心等待——等着国内逐渐缓过气来后,送来更多的援军和粮草。直到能确保在兵力上同时对HD城和晋鄙展开两线作战。
王龁并非没有希望,毕竟就国力而言,秦国对魏国仍具有碾压性的优势。
他只是需要—些时间。
这就是为赵找都城一直未破的原因。
但苦的就是城里的赵国人了。
所以,平原君才不得的泪流满面地打感情牌,那是真的声泪俱下,有多可怜就有多可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