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们看元春省亲一事,处处透露的都是皇家规范,丝毫错不得,连什么时候用晚膳,什么时候拜佛,什么时候请旨,什么时候起身,都写的明明白白,不能早也不能晚,一切都要按照流程走。
这既体现了元春作为贵妃省亲的排场,给贾府挣足了脸面,让世人见了世面,其实也反映了元春的无奈和不得已,从进宫的那一刻开始,她已不再是她自己,她是贾府的一颗棋子,她是被命运播弄的工具人。
当然,在世人和贾府之人来看,贵妃省亲,这是多盛大的场面啊,多少人一辈子都没见过,自己能亲眼见一回,都觉得很幸运了,就连很有志气的探春都说,大小姐生在大年初一,怨不得她福大,生日比别人就占先。其实在古代,像元春这样最终被封为贵妃的命运,是许多女性终其一生的最高追求,甚至是更多人想都不敢想的奢望。
如果不谈个人意愿和幸福,毕竟这是多么光宗耀祖的大喜事啊,这样的泼天富贵谁不想要啊。
这一次元春省亲并未出现多次落泪的事情,只是把一切荣辱全部归咎于皇恩浩荡,话里话外的都是让贾家宁荣二府改换门庭效忠皇上。
在所有世人和女性眼中,贾元春便是一个成功者,后宫那么多女性,能爬到贵妃之位的又能有几人呢?
因此,元春既是不幸的,同时也是幸运的,只是她的不幸只有她自己最清楚。
原著里就连那个活得最通透的薛宝钗,在元春省亲时,一句打趣宝玉的话,都透露着她的羡慕和不甘,她说,“谁是你姐姐,那上头穿黄袍的才是你姐姐,你又认我这姐姐来了。”
毕竟,她当初入京,也是为了待选秀女啊,但这件事最终却是不了了之,大概率是落选了,薛姨妈于是才启动了让薛宝钗嫁贾宝玉的b计划。
而即便如此,薛宝钗后来被贾宝玉激怒时,还说,我倒像杨妃,只是没有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做得杨国忠的。
不过如今一切都是已经不需要了,因为薛宝钗已经嫁给了苏宁,虽然仅仅是苏宁的侧室,但是每天的快乐可是她想象不到的。
要知道苏宁完美的满足了薛宝钗对自己男人的幻想,不光能让她享受到荣华富贵,还能让她身心愉悦。
此时站在角落里的苏宁却是好笑的看向薛宝钗低声问道,“怎么?薛姐姐,你很羡慕元贵妃?”
“哼!女人不都是喜欢这样的荣光吗?”然而薛宝钗并没有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
苏宁却是再次看向眼前的薛宝钗揶揄了一句,“可惜!你参选秀女落选了,要不然你也有这样的可能。”
只见薛宝钗突然满脸甜蜜的看向眼前的苏宁表白说道,“一饮一啄自有天定!上天又把更好的你送到了我的身边。”
“不错!看来今天晚上要好好奖赏一下你了。”
“……”
此时正在听着戏曲的贾元春自然是注意到了正在咬耳朵的两人,脸上不由得便是露出了一副疑惑的神色,因为苏宁和薛宝钗都不是她所熟悉的人。
另外苏宁帅气的外表总是给贾元春一种奇怪的感觉,不由得便是让贾元春感到好奇了起来。
只见贾元春突然靠近贾老太太低声问道,“祖母,那对年轻男女是谁?”
顺着贾元春指引的方向看去连忙低声介绍说道,“回贵妃娘娘,那是苏国府的小公爷苏宁和他的侧室薛宝钗,如今的小公爷在皇宫粘杆处做侍卫。”
“噢?粘杆处侍卫吗?”此时的贾元春不由得眼神闪烁了一下,然后便是若有所思的看了看苏宁。
“……”一旁小心意义的贾老夫人自然是体会不到贾元春的脸色。
“祖母,这位苏国府小公爷苏宁和我弟弟关系如何?”
“非常要好!经常一起出去饮酒划船。”
“噢?”此时的贾元春心里却是忍不住激动了起来,因为她感觉自己可能是找到那个神秘人了。
很快贾元春便是驱散了脑海里的所有杂念,因为她知道如今不是想这些的时候,旁边可是还有宫中女官盯着她的一举一动。
接着贾元春便是心里一动再次对贾老夫人嘱咐说道,“祖母,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希望贾家能够多向皇上效忠。”
“这……”然而闻听此言的贾老太太却是满脸纠结。
察觉了贾老夫人脸上的纠结之后,贾元春再次苦口婆心的看向祖母劝说,“祖母,首先你要清楚一点,贾家宁荣二府的所有荣辱都是依仗皇上,有些事情绝对不能做的太过分。”
然而贾老太太依旧是自以为是的满脸应付的说道,“贵妃娘娘说的是!只是我们贾家宁荣二府也不能让太上皇寒心,不过贾家绝对有信心处理好各种关系的。”
“哎!行吧!希望你们真的能做到这一点。”
当然贾元春也想通过这一场的省亲,再一次把早已走下坡路的贾府推上了高点,她想用一场盛大的仪式,为家族争得了无上的荣耀。
然而这烈火烹油、鲜着锦之盛,带给娘家无尽的荣华的同时,却也埋葬了她所有的幸福。
等到省亲结束,贾元春便是意味深长的看了苏宁一眼,然后被护卫簇拥着回皇宫了。
而养心殿的皇帝也是第一时间召见了苏宁,“苏宁,今天元妃省亲是不是非常的热闹?”
“回皇上,贾家宁荣二府上下都是很在意迎驾事宜,为此还建造了一座占地近二百多亩的大观园。”苏宁自然是捡着最为重要的事情禀报皇上。
“哼!这个贾家倒是挺有钱的,还有没有其他的事情?”果然闻听此言的皇帝便是冷笑的说了一句。
“元贵妃劝说家人需要多多为皇上效忠,还把贾家和她的一切荣耀归功于皇上的隆恩浩荡,可惜贾家上下都是装聋作哑和顾左右而言他。”
“哼!知道了,你下去吧!”
“是!皇上,微臣告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