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家在年前的这几天,把家里的两头大肥猪都宰了。
让卢昌中回来一趟,拉走了半剌猪肉绊子,给老丈人家送去。
结婚前,姑娘就不来家里过春节了。
一九八六年二月八日,除夕。
今天是大年三十。
中午的时候,卢昌中就赶了回来。
也带回来些年货。
无外乎就是带鱼、冻梨、糖块瓜子。
卢家喜气洋洋。
一家四口里外全新。
这是这么些年来,第一次全家过年都穿新衣新鞋。
卢昌华对过年放鞭炮已经没有什么兴趣了,可大哥还是觉得要放几挂,应应景。
卢昌华就去供销社买了几挂小鞭。
这年头的鞭炮是以一百响的小鞭为主。
大鞭还不是主流。
所谓大鞭就是一千响的,在小挂鞭中间穿插着麻雷子。
一点燃就是“噼噼啪啪,冬噼噼啪啪,冬”
二踢脚也是孩子们喜欢的大炮。
有些孩子不会放,经常拿反。
大拇指粗细的红纸大炮,炮捻子在底下。
正确的燃放方法是,把有捻子的这面坐在地上。
点燃之后,“冬嗒”
二踢脚从地上直入云霄,在空中再次爆炸。
这种大炮比较贵,一般人家舍不得多买,过年能买四五个都算是大方的。
孩子们也特别珍惜,舍不得放。
这都要在大年三十晚上十二点吃饺子的时候,大人说“放跑去吧!”
家里的孩子才屁颠屁颠的跑去院子里,把这些珍视的大炮点燃。
望着夜空中炸响的二踢脚,孩子们心里充满了喜悦和希望。
大人们听到院子里鞭炮炸响,这才端上来饺子。
高喊一声“吃饺子喽!”
一家人欢欢喜喜,这年过的才有味!
那会儿,点炮也有说法。
很少有人直接划火柴点,因为火柴是明火,人与鞭炮的距离太近,容易出危险。
所以,很多人就发明了各种点火方式。
最常见的点火方式是从大人的烟盒里偷一两颗香烟,先把烟点上,有的孩子还假模假式的吸上几口,装装小大人,待烟头起了红火,这才弹弹烟灰,用烟头去点炮捻子。
经常是一群孩子围着,点捻子的小子香烟都掉地上了,也不一定点着喽。
放跑的现场那叫一个热闹。
还有一种点捻子的方式就是用香点。
一般是用线香。
是一种很细的香。
这种方法一般女孩子用的多,一个是距离远,安全些;再一个就是香轻巧,更婉约好看些。
今年的除夕,卢家过的与往年有所不同。
左邻右舍的孩子们都往卢家跑,谁让卢家有彩电呢。
年夜饭开始之前,家家户户都点上一挂小鞭。
胡大娘和毛大娘在院门口喊自己孩子回家吃饭。
哪有团圆饭在别人家吃的?!
今天胡大贵也放假了,他在家里待不住,转了一圈,就来卢家了。
毛家的几个姑娘也不愿意在家。
整个院子鸡飞狗跳。
这顿饭还不兴留人。
一般吃团圆饭的时候,外人都得主动走。
他们一走,卢家立马宽绰不少。
照例是先祭拜祖先。
其实卢家连个正经的牌位都没有。
就插着两根蜡烛,摆上一碗米饭和菜碗,这就算是祖宗的牌位了。
按照规矩,老卢和卢妈妈先跪拜,嘴里还小声的滴滴咕咕,说着祖宗保佑,来年丰收的话。
接下来就是卢昌中和卢昌华哥俩。
卢昌华跪倒叩拜,他想象中幸运值增加的画面没有再出现,这让他有点失落。
祭拜祖先的环节结束,卢家的年夜饭就开席了。
电视里播放着今年春晚的花絮,新闻中也有预告。
老卢看了一眼电视画面,收了收心神。
“过年了,马上八六年了,咱们家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平时老卢不怎说话,可不等于他不会说。
今天在这个主场,他的思路一下打开了,说起来滔滔不绝,还很有水平。
“老大工作稳定,有了对象,五一就成家了。”
“老二承包了水库,今年也收成不错,大大改善了咱家的经济状况。”
“你妈,养了两头大肥猪,也完成了任务。”
“我呢,前天接到了正式通知,食堂解散了。过了年,就去城里开个饭店,闯上一闯!”
“家里千头万绪,总的来说,有进步,有成绩。明年咱家再接再厉,取得更大的成绩!”
老卢的一番总结发言,把大家的心思一下就拉到了一年的进程中,像是过电影一般。
“来,干杯。”
喝了这杯酒,卢昌中赶紧给老爸老妈满上。
他也没管老弟还能不能喝,也给倒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