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章 比较麻烦(修)(1 / 2)雪三太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古画沐浴,如病笃延医,医术善者,则随手而起;不善者,则随剂而毙。

因此有不遇良工,宁存故物之说!

传统古书画的清洗与修复,如果与到高明的圣手,一番装裱之后,立即会恢复如新,如果碰到能力不济,甚至一窍不通的庸者,则会毁坏其画。

易云所拿到手的这半幅作品,为画的天头、引首、前隔水(玉池)部分,自撞边与套边两部裂开,而陈森所拿到的另一半,包含了画心、后隔水、签子和尾纸等部分。

这两个半幅画作合一,便是完整的真迹——《青山白云图卷》!

没错,带了一个“卷”字,钱选的这幅画形式,是手卷。

全画纸本重青山绿水色,横156厘米,纵27厘米。

元代民间造仿伪作者极多,钱氏曾别号有玉潭、霅谿翁等,乃留款以区分伪作,其所有存世作品,主要以水墨浅绛和青绿山水两种设色。

钱选花鸟师从赵昌,人物师李公麟,若问李公麟何人,《五马图》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谈李公画马,画完马即死,世人皆惊李公下笔夺其精魄也!

红木装裱台前。

易云与陈森沉思片刻后。

两人的动作,几乎是同步开始:

易云拨开手卷开头处的天杆,陈森亦缓缓拨开了手卷尾部的轴干……

身旁看清内容的耿超,感叹一声,道:“历代的传世名画,多是装裱不佳才发生空壳以至于脱落,但这幅《青山白云图卷》不同,它采用的是最顶级的半宣和装,甚至接近于当时最新式的装裱形式——绍兴御府书画式!”

宣和装,因宋徽宗宣和年号而得名,是宋徽宗内府收藏书画的装裱形式,突破了唐代边角加工的僵化思路,更是将装裱作为了书画的一部分而存在。

现存世最为完整的宣和装,便是燕京故宫馆藏的北宋梁师闵的《芦汀密雪图卷》了。

易云点点头,此手卷采用这种装裱形式最好不过。这到底与钱选的身世背景有关,钱氏本人即身处宋元易代之际,一心作画,无心出仕,常以前宋遗民自居,终身隐居,上承宋代画风,却又能自出新意,不为宋人法度所拘束。

人如其画。

就像此画装裱样式本身,既有宣和装的影子,又追随当时最新潮的御府书画式!

众人眼看着大屏幕上,成倍的微视野放大下,书画作品本身的痕迹,以及修复者的每一环动作,都可以被看得一清二楚。

孙老师开口道:“如今装裱,采用绢或锦折边,不到数年便脱边,但我们平日和老师傅们干活,见过的宋装名卷,皆为纸边,至今都不发生脱落。”

卫双凝若有所思地道:“所以这幅画装裱的巧妙之处,在于采用的是纸镶。”

“对!从物理原理方面谈,用纸与纸来镶边或者托接,自然会比绫绢或者锦缎镶接更加牢靠。”

其实这点道理也不难理解。

现人之所以放弃了纸镶这种折中方式,选择用绫、锦,就是因为后者华丽高贵,便于收藏!

世人所见之《青山白云图卷》有两本,这幅断裂本是第一,曾为明嘉靖朝内阁魁首严嵩所收藏过,晚晴狄平子也收藏过,还自称所藏书画手卷,以此为最。第二份手卷藏家则是清代顾复,顾复的《平生壮观》九卷图绘目当中便是这幅钱选的唯一作品,不过早已遗失……

如今这幅手卷藏家经历过严嵩、狄平子,后被狄平子带去岛国,辗转又回到了故宫。

对于这份手卷的传奇历程,孙老师则摇头轻笑,“改变有时在古书画修复行不一定是好事,可能还会变成坏事,今人的智慧不一定有古人聪明!”

书画没有遇到名匠装裱之时,固然破损不堪,但宁可不修,将其包好,藏于木匣之中,静静安置于仓库,切不可压以他物,甚至强行修复,这样可能会毁掉传世名画!

建国之初就有一批搞文物的,以国家考古队名义,四处挖墓以求名声,在当时的背景下,因为条件和能力不足,而导致不少文物“毁尸灭迹”的事情时有发生。

庞和蔼倒是起码守住了做人的底线。

入了这一行,就要有底线。当时的大环境下条件并不足以继续修复《青山白云图卷》,所以庞和蔼留到了现在,即便他现在的目的不怀好意,但不像当年的墙头草某某某,为了一己之私,失去了做人的底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