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六章本王不赚辽东士卒的银子(1 / 2)两更八小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如今已是崇祯二年夏,这段时间内,因为大明朝廷有了钱付军饷,朱五从士卒身上赚到大量银子,也可以让汇丰号大量放贷。

那些新晋商在有大量资金注入的情况下,生意飞速做大,最后他们为了拥有充足的人力,连山西省的乞丐都被拉去给他们当伙计了。

然而,朱五虽然一出京就到了山西,但那只是为了赚第一桶金而已,在他心中,最重要的地方还是辽东。

以及那个让他感慨万千的山海关。

历史知识不怎样的他,一直认为辽东一旦失守,建奴一旦入关,那可就全完了。

所以他在山西省初步走上正轨后,来不及去看自己日益繁盛的根据地,抛下了刚刚怀孕的贤内助崔文茹,宠妃花袭人。

带着两个太监,还有大量封赏辽东士卒的物资,往辽东去了。

更难得可贵的是,这次给辽东士卒们送的那些封赏物资,朱五一个铜板的钱都没挣,他是真的想让那些辽东士卒们过得好一点,安心打仗。

别临阵放三矢就认为自己对得起皇帝了。

带着那么多好东西,还有给辽东将领的现银到辽东后,朱五自然受到了袁崇焕以及他麾下辽东将领的热烈欢迎。

然而朱五和袁崇焕见面,没寒暄几句,就把话题扯到了士卒身上,面带忧色道:“袁公,本王知道辽东苦寒,却没想到会这么冷,如今哪怕已过立夏,竟还能感受到一些寒意,辽东的冬天如何?”

想到明末的小冰河期,朱五确实很头疼。

袁崇焕叹口气道:“很不好过,石头都能冻裂。”

朱五接着道:“既然如此,袁公为何不向朝廷上书,让朝廷多出些钱,让辽东将士的棉甲多加一些棉花?

现在朝廷好不容易有些钱,袁公要钱要得迟一些,可能就没了。”

袁崇焕楞了一下,他没想到朱五做事这么讲程序,非要他上书才批钱。

朱五还以为袁崇焕心有疑虑,笑着安慰道:“袁公放心,本王也知辽东之重,绝对不会从辽东将士身上挣银子。”

袁崇焕这才解释道:“王爷,如今将士们身上棉甲里的棉花刚好,再多就会有些臃肿,不利作战。

只要不用柳絮充棉花,完全够用了。”

朱五点了点头道:“袁公放心,谁敢偷料子卖钱,本王就敢杀谁,只是将士们身上的常服还是有些单薄,需不需要好棉衣?以便将士们在操练,劳作时穿着。”

袁崇焕连忙感谢道:“末将代辽东士卒谢王爷厚恩,回去就给朝廷上书。”

朱五又道:“听说辽东之地将士们屯田颇有成效,按理来说,本王其实不用走那么远的路运粮。

只是本王以为,若是辽东士卒们能少一点时间在田里劳作,多一点时间操练会,会好一些,所以这次就带粮过来了。

袁公觉得,以后将士们的军饷该发银子,还是发粮食?”

“粮食,毕竟辽东苦寒,收成不好,粮食永远不够吃,也请王爷放心,操练之事定不会落下。”

朱五接着道:“辽东之地的空饷,本王也可以当没看见,三个月后,军营里有多少人头,本王就发多少东西。”

“王爷仁厚。”

说完正事,朱五又谈起了私事,冲袁崇焕笑道:“辽东之地确实冷了些,袁公有没有想法让麾下的将士多赚一些银子?”

“敢问王爷何意?”

“老林子里的山货可是很值钱的,要是将士们进到林子里,有所收获后能卖出去,一来可以打熬筋骨,二来也可以补贴家用,岂不美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