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章:金陵书院(2 / 2)伊斯坦布尔的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待沐浴完毕,香菱服侍贾璘穿衣,见他今日选了一件儒衫不由好奇问道“我虽知道璘大爷是个秀才,可今天还是第一次见你穿儒衫了。”

贾璘闻言不由笑道“我们马上就要北上了,今日我需要去金陵书院见老师,自然需得换一身儒衫了。”

香菱闻言笑道“璘大爷,如此年轻便中了秀才,那你的老师定是个很厉害的人了。”

贾璘闻言不由轻笑出声。

实际上原主的老师,那个金陵书院的山长的确不一般。

15年前,贾璘的老师顾怀石便入阁拜相,做到了武英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太上皇天禧30年,他因为不忿太上皇修道,不问苍生问鬼神,愤而辞官归隐,然后在金陵城外的清凉山建了座书院。

随之从书院中不知走出多少举人进士,为大周朝输送了不少的人才,再加上他以前在朝中的门生故友,可以说,他虽然隐居金陵,但依旧可以影响大周朝政。

贾璘收敛思绪,穿戴齐整后便径直出了府,乘坐马车向金陵城外的清凉山而去。

........

清凉山乃是金陵的发源地,历经六朝风雨,到唐朝后,江水改道西移,清凉山不再与长江相接,遂转而成为金陵士民踏青觅翠、发思古之幽情的好去处。

其以“石城霁雪”、“清凉问佛”二景而名闻天下。

此外,自从十五年前,以阁老之身致仕的一代大儒顾怀石隐居清凉山,随后在此建立冠绝江南的金陵书院,邀天下俊才以教之。

随着从金陵书院走出的举人进士越来越多,顾怀石的声望更胜往昔,他虽人不在朝堂,但朝中高官显贵无一人真的可以无视他的存在。

而清凉山也凭着金陵书院,引得无数士人纷至沓来。

“唏律律......”

马车停了下来,坐在马车中的贾璘随即掀开车帘,下了马车。

他抬头看着那层层台阶延伸而上,直到那座闻言天下的书院门前方才止住。

贾璘眯眼看着沿着台阶而上的书生士人,不由眯了眯眼,他其实心中一直有个疑惑,那便是为何闻名天下的怀石先生会收原主为弟子。

要知道,原主虽然是个读书种了,但是有些书呆子气,对于历经官场沉浮的顾怀石而言,根本不会动收徒的心思。

“那么到底原主身上有哪点入了他的眼了?”

贾璘此来除了临行前的道别外,也存了一探究竟的心思。

........

沿着台阶而上,贾璘终于抵达了金陵书院门前,便见石板铺地,白墙瓦屋,马鞍式的曲线山墙围成的一座书院。

贾璘看向书院门头上的牌匾,便见“金陵书院”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赫然在目,移开目光看向黑油大门两侧却没见到对联。

贾璘见状不由微微挑眉,他自然知道,此中缘由的。

话说顾怀石当年建金陵书院时,苦于一时寻不到心怡的对联,便将其空置,并扬言有谁能对出令他满意的对联,便将此人视为座上宾。

其后尝试者不知凡几,可却无一人能令其满意,所以金陵书院至今只有门头牌匾却无两旁对联,这也成了金陵人津津乐道的一件趣事了。

贾璘从腰间取出木制的腰牌递给守门的斋夫,斋夫查看一番,见是书院学生的腰牌,便让贾璘入内了。

沿着青石甬道,贾璘径直向书院的御书楼而去,御书楼乃是书院藏书之所,因为书院山长酷爱读书,便也将御书楼作为他休憩之所了。

贾璘来到御书楼时便见楼下有一青衣小童侍立着,不由上前笑道“老师是否在招待客人,这才让你在楼下守着的。”

青衣小童乃是顾怀石的书童,平日里伺候笔墨纸砚,自然对贾璘这个顾怀石的弟子,十分熟悉,闻言笑道“璘大爷所言不错,山长正在与国子监祭酒李大人对弈。”

贾璘闻言不由心中一动,据他所知大周仿明制,自从太祖迁都神京后,依旧保留了金陵的都城地位,并留存了一套中央机构。

金陵和神京一样,设六部、都察院、通政司、五军都督府、翰林院、国子监等机构。

而这个书童口中的李大人,便是金陵国子监祭酒李守中了。

他还有另一个身份,便是金陵十二钗中李纨的亲父。

……

求追读,求票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