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光刻机。
光刻机难吗?
也不难。
国产光刻机属于入场很早的,某个时间段还是国内领先。
固然因为种种原因这一块现在不行了,技术落后了,但也不是太远。
只要愿意干,舍得花钱,追平现在的主流技术要不了几年。
差不多就是这样。
理工男眼里,科学家眼里,没有难的,也没有干不出来的,缺的只是钱。
江辰倒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虽然做出来跟工业化量产是两码事,虽然实验室技术距离批量生产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可当下差距没那么大是真的,没那么难以追赶也是真的。
就好像航母。
最初的航母是什么做的?
木头都行啊!
二战时期,日本木头加铁皮,糊出二十五艘航母。
战斗机也一样。
最初的战斗机,是个国家就能造,弹丸小国都可以成为空军大国。
然后呢?
一开始似乎也还行。
一代都能玩,二代能玩的不少,三代可以玩的也还凑活。
可到第四代,第五代,渐渐就玩不起了。
第四代开始,航母也好,战斗机也罢,那都是大国重器,较量的是国力,小国,甚至那些所谓的发达国家,几乎都玩不起。
其实这会的液晶技术和光刻技术也是这样。
说白了就是这些都还处于第二代第三代这样的层面,技术壁垒没那么高,还没到玩不起的地步。
落后也不远。
比如液晶。
当下最新的液晶技术是ttlcd,日本占据了全球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市场,连美国都气得挥舞制裁大棒。
但这一块国内其实是有成果的,只不过还在高校,还在实验室。
这要没人投钱弄,那肯定就没戏了,既没法工业化,也没法进一步突破技术。
那样就只能眼巴巴看着,看着人家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
壁垒越来越高,越来越难以追赶。
但只要有人花钱弄,打开市场,届时此消彼长,显然就是另一番局面。
光刻机也一样。
国内的技术目前是差了点,但还没差那么远。
重点,干法光刻要走到尽头了,而湿法光刻,尚未有人提出。
这简直就是绝佳的机会。
因为完全可以提前换赛道,摒弃干法光刻,直接走湿法光刻的技术路线。
这样就把别人的路给走了。
不但走了,还能深耕,打造技术壁垒。
所以真的没什么问题。
你们负责搞出来,工业化两场,我负责投钱,找市场,仅此而已。
此外,数学,物理,生物,化学,都成立了研究中心,开展基础理论研究。
/131/13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