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王运考虑要不要卖书的时候,扶苏思考了很多。
他从小被始皇寄予厚望,就连“扶苏”这个名字,也取自“山有扶苏”之意。
扶苏知道是父皇的意思,父皇是希望自己今后可以如山间的草木一样茂盛地成长壮大。
可以成为大秦第二位贤明的君主。
所以他从小就很努力,师从大儒淳于越,饱读圣贤书。
为的就是将来能不辜负父皇的一片期望。
诸如【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此类的语句,他可以说是张口就来。
然而在政治意见,他一直不认同父皇的做法,也曾多次冒死进谏。
他一直认为天下虽然一统,但六国余下百姓却并没有安定下来。
天下未定,百姓未安,所以他很反对实行“重法绳之臣”的政策。
然而王运的一番话却给了他重重的一个巴掌,这世间哪有那么多仁义之士?!
自己之所以能茁壮成长,也不过是仰仗父皇的余威罢了。
父皇不在,那帮人就暴露出了爪牙,更是直接行刺自己的老师。
扶苏想到这里,忽然叹了口气。
“老师,你一定也认为我太单纯了吧……”
“或许我就不是做皇帝的料。”
“这些年来,我一直反对父皇的政见,给他添了不少麻烦。”
“我真的错了吗?”
此时扶苏突然变得自卑起来,语气中也充满了难过。
王运看到扶苏的这副样子,知道他已经被触动了。
不容易啊!
扶苏这小子终于醒悟了呀!
既然现在已经成功触动到了扶苏的内心,那么接下来就好办了。
请接受为师正确的思想吧!
别的不说,至少能保证你少走许多弯路。
说不定还能助你提前实现理想大同社会什么的。
毕竟为师我啊!可是饱读华夏五千年历史的男人!
五千年的功力,教你那还不是有手就行?
王运虽然心中狂喜,却还是装作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扶苏见状,知道自己的老师有话要讲。
“老师有话不妨直说,扶苏愿意接受老师的批评。”
“好!”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王运心头一喜,暗道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太子殿下,其实你只是过于理想化了,也就是说,你把人性看的太过简单了。”
“既然你饱读儒学,那不妨想想看,夫子为什么能流芳百世?”
“靠的当真是仁义礼智信吗?”
扶苏闻言,皱起眉头,“难道真是如老师所说的那样,是用拳头打出来的?”
“额……差不多吧,但是不全是,其一是因为夫子克己守礼,其二嘛,就是因为夫子通晓人性!”
王运一语道破,让扶苏很是震惊。
此刻扶苏的心彻底乱了,不再言语,可以看的出来,他的内心很是挣扎。
王运继续说道:“夫子何尝不知他的理想过于荒唐?他当然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