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开仪仗,众人向着城中巡抚衙门而去。
城中这几日早已传的沸沸扬扬。
今日终于到来,道路两旁挤满了围观的百姓。
“嘿,这次事情看样子不小,连钦差御使都派出来了。”
“好家伙,一朝知府居然是扶南的奸细,这事必然惊动朝廷啊。”
“也不知道这次要有多少人人头落地。”
“该!这些扶南人敢来江南窃取银两,就该把他们凌迟刮死。”
“不过能让敌国奸细坐到知府的位子,恐怕后面水很深啊。”
“嘿!若是再揪出几个京城的官儿就热闹了。”
“听说这次是南安王手下揪出来的,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这我知道,我邻居家的娘家弟弟就在知府衙门当差,据说是南安王那边已经抓到了尾巴,派了一个林姓校尉一路追踪这才将淮扬知府揭发出来。”
“啊,难怪了,南安王数年镇守南疆,发现蛛丝马迹也是应该。”
“嘿嘿,你们猜这林姓校尉是哪里人?”
“难道是淮扬人?”
“错!正是咱们姑苏林家的子弟。”
“嘶……”
“不可能啊,林家我熟啊,没听说谁在军中啊。”
“嘿,没听说就对了,那可是林家主脉的儿子,一直在外做官,和咱们姑苏这些林家旁支不是一回事。”
“难怪了。”
“……”
一路行人议论纷纷。
不多时众人来到府衙。
众人下轿,进入府中。
将圣旨供。
众官员来到议事厅。
“杨大人,这些犯人可有异动?”
说话之人正是钦差御使沈如。
江南巡抚答道。
“一干嫌犯尽数收押大牢,增派了人手看管,并无异状。”
另一边有人问道。
“对于本案,杨大人如何看待?”
却是刑部侍郎郑天和发问。
“证据确凿,再难翻案。”
几个字说的铿锵有力。
“据你报所说,此案由南安王麾下一校尉追查所得,不知此人何处?”
巡抚寻声看去,却是兵部侍郎陈继献问询。
“此人姓林,名陌,乃是之前淮扬巡盐御史林如海之子,如今正在姑苏服丧。”
“如此说来,本案已经近乎定案,那明日便开堂审理,早日结案也好报当今,为陛下解忧。”
“也好!本府这就去安排。”
巡抚杨兴唤来通判,着令准备开堂事宜。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