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三章(2 / 2)羿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启禀陛下,微臣也认为刘公甫最适合担任这个丞相一职。“

“启禀陛下,臣也认为刘公甫最合适!“

......

很快,朝堂上就有十几位大臣表态,认为刘瑾担任这个丞相最合适。

“嗯!既然这样,那么朕就立刻册封刘公甫为丞相,从明日起,刘瑾便可以上朝议事了!“朱由检说道。

“谢陛下!“

“吾皇英明神武!“

......

“刘瑾接旨。“

“微臣接旨。“

刘瑾走到了御案前,双膝跪地恭敬的说道。

“刘公甫,今日朕立你为丞相,你可有异议?“朱由检说道。

“陛下圣明,微臣不敢有异议。“刘瑾回答。

“好!“

朱由检说着,将早已拟定好的诏书递给了刘瑾。

刘瑾恭敬的接过诏书,翻开看了看,上面写着: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年轻有为,深受群臣拥戴,特令丞相刘瑾辅佐于朕,辅佐大明江山社稷,朕深信你能够担任一个好丞相,辅佐朕完成大明的繁荣昌盛。钦此。“

“臣刘瑾接旨!“

“嗯!“

“刘公甫,你先回府休息两日,朕会派人通知你前往京城接替张公甫的工作。“朱由检说道。

“臣接旨!“

“刘公甫,你先退下吧。“

“臣告退!“

刘瑾离开后,朱由检看了看四周,心中暗道:“这个刘瑾的确不错,朕很看好他,希望他能够胜任这个丞相一职。“

“启奏陛下,臣有事启奏!“这时候,一个文官站了起来。

“哦,你说!“

“臣有一计,不知陛下可愿意听听?“

“说!“

“陛下,您可知道我大明现在是什么情况,为何现在大明的百姓会这么贫困?“

“你这个问题很尖锐,但朕却不能够否认这个问题。“朱由检皱眉说道。

“不错,这个问题就是我们国库充盈的原因。“

“哦?为什么呢?“朱由检惊讶的问道。

“陛下,大明如今财政状况堪忧,国库空虚。这也就罢了,最主要的是大明现在有着太多的流民,而这些流民的数量又非常庞大,所以我们必须尽快解决流民的问题,否则的话我们国库会越来越空虚的。“

“嗯!“朱由检点了点头,他也知道大明的情况,这些流民不仅数量极为庞大,而且这些流民的素质极差,根本就不懂得劳动,不懂得种田耕地,甚至连畜牧业都不懂,这样的人如果不解决掉,将来会给大明带来无穷无尽的灾祸。

“朕知道了,朕明日会让吏部的人去处理这件事。“

“陛下英明,臣等必竭尽全力解决流民的问题。“

“很好!“

......

朱由检回到了乾清宫,一路上,他都在想着刘瑾刚才说的那句话。

“我们国家财政空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我大明的财政竟然如此空虚,连流民都养活不起?“

朱由检想不通。

“罢了,想不通就不要想了,反正我大明也没有什么危险,只要我大明稳住,那么流民的问题总会被解决的。“朱由检叹了口气。

“陛下,臣有要紧奏折要呈报。“这时候,王承恩跑了进来。

“王公公,有什么事你直接进来禀报不就行了吗?“朱由检说道。

“陛下,是这样的,臣刚刚收到消息,我朝的粮草供应不足了。“王承恩说道。

“粮食供应不足?这是怎么回事?“朱由检问道。

“陛下,前段时间,我大明不断有商队进入西域,购买粮食。而西域地广物博,粮食产量高,所以我大明的军饷一直都不宽裕,但是最近我大明的战争却一直都没有停止过,这一切都是因为粮食不够用,所以我大明的军饷一直都紧缺,而且我大明还有不少的商队进入了西域,他们带来了大量的粮食,这些粮食的价格也非常高昂,但是我大明也没有办法,因为我大明的粮食储备并不多,只能够勉强维持。“

“朕知道了,这些粮食你准备怎么处置?“朱由检问道。

“陛下,我大明现在缺少的不单单是粮食,还有军资。“王承恩说道。

“军资?你是说钱?“

“陛下,是的,陛下,这次西域进贡给我大明的大米和玉米等粮食,其中就包括大米,我大明现在的粮食储备已经不够用了。“王承恩说道。

“大米和玉米?“朱由检愣了愣,问道:“这些东西朕也是知道的,但是朕现在并没有那么多的钱,所以这些东西我们不能吃,不能卖,不能交易,更加不能够运输。“

“陛下,我大明虽然现在没钱了,但是我大明也可以从其它地方弄到钱。“

“从其它地方弄钱?你想要怎么从其它地方弄钱?难道你打算从其它地方买粮食不成?“朱由检疑惑的问道。

“陛下圣明。“王承恩马上说道。

“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