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的组成极为复杂。
逃犯,逃兵,逃奴,盗贼,小偷,拐子,乞丐,暗娼,医卜星相,以及那些心怀叵测的江湖人士,蓄意为恶的天生恶徒,都把下水道当成了安乐窝。
他们给汴梁下水道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无忧洞”。
官府把他们称为“无忧党徒”。
而统领整个无忧洞的暗势力,就是鬼樊楼。
鬼樊楼与樊楼,本就是一个硬币的正反面。黑白两道皆有庞大的势力,自然无人敢惹。
鬼樊楼最嚣张的时候,是在仁宗皇帝执政前期。
当时的无忧党徒敢在白天钻出下水道,在光天化日下公然掳掠士族女眷。
更要命的是,一群无忧党徒还闯进了一个赵姓王爷的府,把一个十四岁的郡主给掳走了。赵姓王爷交了二万两银子的赎金,把郡主赎了回来。
结果过了几个月,郡主的肚子竟然大了起来。
原来无忧党徒不讲武德,在收了赎金的同时还是把这位郡主给凌辱了。
赵姓王爷大怒,逼迫女儿自尽后,进宫向仁宗皇帝哭诉。
偏偏这个时候,竟然有不知死活的无忧党徒挖了一个地洞进皇宫,试图掳走皇后或妃子。
这下子彻底激怒了仁宗皇帝。
仁宗皇帝命令开封府尹包拯全力打击无忧党徒。
包拯接令后,当即让副手庞籍调集三千精锐西军进入汴梁,对无忧党徒展开了长达半年的清剿。
宋人笔记称之为“杀鬼”。
再厉害的暗社会,也斗不过正规军。
包拯用了半年时间,至少击杀了七千无忧党徒,充军三万余人。鬼樊楼实力大损,眼看就要灰飞烟灭。
偏偏在这个关键节点,鬼樊楼的高层动用了官面和宗教方面的势力,一些开国功臣的后人,甚至皇亲国戚,纷纷劝说仁宗皇帝就此收手。
一些佛道之徒更是利用幻术,忽悠仁宗皇帝说,包拯在汴梁地底大开杀戒,已经动摇了大宋的王气。
仁宗皇帝的耳根子本来就软,赶紧叫停了包拯的杀鬼行动。
当时包拯已经查到了鬼樊楼的高层,正准备把这个势力庞大,作恶多端,令人发指的组织一网打尽。
被皇帝叫停行动后,包拯不由仰天长叹:
“谁知皇皇京都下,竟是漆黑鬼狼窟!”
这句话很快被有心人捅到了仁宗皇帝的耳朵里。仁宗皇帝心中不悦,把包拯贬为平民。
包拯想回合肥养老,鬼樊楼的高层却不想放过他。
为了杀鸡儆猴,让后来的开封府尹引以为戒,鬼樊楼派出近百名杀手,在郾城附近拦住了包拯。
包拯身边虽有武功高绝的展昭保护,还有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四大护卫,面对樊楼杀手的截杀,依然陷入了险境。
然而天不绝包青天。
就在危急之时,游侠江湖的金台刚好路过此地,以一双铁拳击毙了近百名杀手,拯救包拯于危难之中。
得知被刺杀的人竟然是包大人,金台勃然大怒,
“鬼樊楼安敢如此嚣张,我必灭之!”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