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一章你若盛开,芳香自来(2 / 2)笑看风云再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当红榜张贴的时候。

李根在第一张,中下榜上,看到了程处亮和尉迟宝琪的名字。

天灵灵地灵灵,这俩小子终于算是通过了,最为艰难的一关。

他俩能过,其他人李根就非常放心了。

果然,状元学院五十名学生,尽数红榜有名。

魏叔玉还位列上榜之首,让开盘的五姓七望子弟,狠狠的赚了一笔。

看着五十名学生,尽数往贡院考场走去。

李根心神不宁的,在外面等待着。

第二场诗赋有多难,李根是深有体会的。

就连马周都倒在了第二场诗赋考试上,李根不得不为这些少年郎,使劲捏把汗。

“七弟,这天还如此凉爽,你咋额头冒汗了呢?”

“七弟,你虚啊,太虚了……”

听着程处默没心没肺的话,李根满脸都是黑线。

你倒是不虚,把人家肚子搞大了。

现在都不敢带进家门。

第一个走出贡院考场的,依然还是魏叔玉。

“书玉,诗赋考试题眼是什么?”

“院长,都是您教导过的,以春夏秋冬,山河日月,各为题眼!”

李根闻言长舒一口气。

这次诗赋考试,竟然有八个题眼。

实在是出乎李根的意料之外。

陆续有学院的考生从贡院门口出来。

就连程处亮和尉迟宝琪,都面带笑容。

李根知道,自己多日吟诵的诗赋,全部都他们各自给套用上了。

李根微笑着带领众人返回庄园。

一路上少年们有说有笑,都在讨论各自的诗赋,时不时还朗诵一番。

惹得李根心情非常愉悦。

是骡子是马,三日后便见分晓了。

若是他们都能过去诗赋这一关。

李根完全有理由相信,状元学院第一届学生,全部金榜题名。

三日后,贡院考场门口。

无数双眼睛,都在期盼着,红榜张贴的那一刻。

今日红榜张贴,是科举路上,最为关键的红榜,一旦榜上无名,那就是前功尽弃。

即便是贴经考试考的再好,也没有参加第三场试策的机会。

在万众期待的眼神里,十几位官差,手持红榜而来。

“哇,我中榜了,中榜了!”

“我也中了,考了三年,终于过了诗赋这关!”

“诸位兄台,今日我请客,平康坊咱们好好耍一耍……”

虽然只是第一张,中下榜,人群仍然不是有惊喜声响起。

李根仔细查勘第一张红榜,学院五十名学生,竟然无一人在榜。

好在第二张中榜张贴出来,让李根长出一口气。

程处亮,尉迟宝琪的名字,赫然在列。

“院长,中了,中了,我们学院五十人,全部上榜。”

柴令武一声欢呼,让贡院考场门口,瞬间鸦雀无声!

五十名学生尽数上榜?

这得多大的口气,才能吹出这样的牛逼啊?

不少五姓七望的世家子弟,纷纷向柴令武看来。

发现是霍国公的儿子,原本想开口耻笑一番的他们,也不得不赶紧收声。

“您是去年科举考试的状元郎?”

一位参加过去年科举考试的男子,试探的开口询问道。

李根微笑着点点头。

“这些少年郎,都是状元学院的学生?”

李根再次微笑着点点头。

呼!

呼!

呼!

贡院考场门口,瞬间沸腾了起来。

去年科举状元郎的名声,已经传遍天下。

如今他又带着状元学院的学生,再次卷土重来。

诗赋考试,超过半数的考生落榜。

而状元学院五十名学生,竟然尽数上榜。

天理何在?

没天理啊!

因为状元郎,实在是太强了。

“去吧,好好的考第三场试策考试。”

“宝琪,处亮,你们明算和眀法科的,更要将平日里学习的知识都发挥出来,不过是一场考试而已。”

“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院长等着你们的好消息,考试结束后,咱们会学院,好生庆祝一番!”

“谢谢院长,我们知道了。”

五十名少年,恭敬的俯首施礼,转身往考场门口走去。

这一幕,算是彻底震撼住了众人。

真的全部过关了。

连国子监都有超过半数以上的考生落榜,状元学院强悍如斯!

实在是让众人目瞪口呆,若非亲眼所见,谁他娘的也不敢相信,今日发生的一切是真的。

太极宫,立政殿里。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相对而坐。

二人恰巧议论的,就是今科科举之事。

“陛下,李统领求见!”

宫女玉芝的话,让李世民微笑着点点头,说道。

“让君羡进来。”

李君羡踏足立政殿里,恭敬的施礼说道。

“陛下,刚刚贡院门口放榜,状元学院五十名少年,悉数在榜,全部红榜题名!”

呼!

呼!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都惊讶的倒吸一口凉气。

李世民刚刚还和长孙皇后说起,今日乃是科举最后一场试策考试,也不知道状元学院有多少考生,能够参加第三场试策。

李君羡直接来了个,悉数在榜。

“君羡,朕知道了,你先退下吧,告诉百骑司的暗探,务必暗中保护好根儿!”

李君羡恭敬的领命而去。

“观音婢,朕虽然对状元学院给予很大希望,可还是没有想到,竟然会是这样的惊喜啊!”

“最难过关的诗赋考试,竟然悉数上榜……”

李世民站起身来,颇为用力的挥舞了一下拳头。

“如此一来,用不了几年时间,朕的朝堂之上,再也不乏可以重用和信任之人。”

说到这里,李世民浑身都感觉特别舒坦。

无人可用的局面,一旦彻底解决。

源源不断的人才,将会不断通过科举崭露头角。

相比于李世民在显德殿的激动。

李根在贡院考场前,此时反而淡定了许多。

程处默和尉迟宝琳,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

他们俩的笨蛋弟弟,怎么就能通过诗赋考试的。

今年科举试策考试,比去年少了两道策论,恢复到以往的三道策论试题。

而考试题目,都是老生常谈的,治国,为官之道。

考验的是谁能答出新意。

魏叔玉依然是第一个从贡院考场出来。

李根微笑着点点头,对于魏叔玉的表现非常满意。

当所有人走出考场以后,李根便带领大家,返回庄园而去。

一路上,众少年情绪饱满,谈笑风生。

李根在开心之余,多少有些难过和失落。

在一起相处了半年多。

三日后,也许就是永别了。

他们以后都会有自己的前程,走自己的道路!

多年以后,有谁还会记得我?

回到庄园以后。

李根立即吩咐有光和有亮等人,尽数开始行动起来。

杀猪宰羊,庆祝众学子科举考试结束。

程处亮和尉迟宝琪,开心的嗷嗷直叫。

众少年也是欢快的加入到,捉鸡撵鸭的队伍之中。

一瞬间,整个庄园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活生生的鸡飞狗跳,鸭鹅嘎嘎跑。

如此欢乐的一幕,自然少不了长乐和武曌的身影。

晚上的学院食堂里。

桌子上摆满了美味佳肴。

每张桌子上还有一坛美酒。

“同学们,将酒倒满。”

李根话音落地,众少年开始行动起来。

所有的酒碗都倒满了美酒。

“来,举起手中的酒碗。”

李根率先将酒碗高高举起。

“三日后,为师知道,你们中的许多人就要离去了。”

“为师很高兴,也很开心,和你们大家度过了这段愉快的时光。”

“当你们金榜题名,踏足仕途以后。”

“为师,有一个叮嘱!”

“那就是,脚踏实地的,做好每一件事情。”

“未来的路还很长很长,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路,为师不能看着你们在每条路上前行。”

“但是,为师希望你们一直脚踏实地的,走在洒满阳光,宽阔平坦的大道让!”

“为臣者,心系国事!”

“为官者,心系百姓!”

“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做到?”

“能,能,能……”

回应李根的,是整齐响亮的呐喊声。

“好,你们来到学院半年多了,为师未曾让你们饮过一滴酒,今日为师陪你们不醉不休。”

“来,陪为师痛饮一碗!”

李根端起酒碗,仰头,咕咚咕咚,一饮而尽!

众少年都是血气方刚的年纪,被李根一番话说的热血沸腾。

众人端起酒碗,也是咕咚咕咚,大口喝了起来。

“大家坐下,尽情的喝酒吃肉,酒肉有的是,你们尽管敞开了肚皮吃!”

“好……”

食堂里面瞬间一片欢呼。

“院长,令武敬您!”

李根没有想到,柴令武竟然起身端起酒碗,给自己敬酒。

“院长,令武谢谢您,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出身再好,若是一事无成,也是枉来世上一遭。”

“在学院,令武过的很开心,虽然我是真正的皇亲国戚,可是若是不来学院的话,令武认识不了大家,也结交不到这么多朋友。”

“院长,这半年多的时光,令武会终生铭记,一辈子也不忘记!”

“终生铭记,永不忘记!”

众少年齐齐高呼,许多少年脸颊上有泪珠在滚淌!

这一晚。

众人皆醉。

长安县衙和万年县衙的宵禁鼓声,对状元学院起不到任何运用。

李根看着一张张,喝的红扑扑的脸蛋,依然在互相拼酒,李根微笑着起身离开。

禁闭了他们半年多,也该让他们放纵一下了。

三日后。

李根带领众人,再次踏上前往长安城的道路。

今日之长安城,街道上行人明显比往日多了几成。

原因无它!

今日乃是今科科举放榜之日。

状元郎要和众多青年才俊,巡游长安城。

程处默和尉迟宝琳,自然也来到了贡院门口。

他俩的亲弟弟若是金榜题名,回府等待的是大大的奖赏。

当李根带领众人来到贡院门口的时候。

已经是人挤人,人贴人的局面了。

在万众瞩目的注视下。

一队官差,手托金榜,大踏步的而来。

“吉时已到,张贴金榜!”

因为今科科举,状元学院,所有科目除秀才科无人报考以外,其它科目均有人报考。

所以李根需要关注所有的榜单。

最为引人瞩目的,自然还是进士科金榜。

而率先张贴的,则是眀法,明书和明算,各专业科目的榜单。

“院长,俺考上了,俺考上了。”

一位少年掩面而泣,少年名叫刘宣,来自乡下,世代都是平民。

这一次科举,足以改变他们一家人的生活,也足以改变他的一生。

“七弟,宝琪竟然是明算考试榜首?”

“宝琪竟然是明算考试榜首?”

程处默和尉迟宝琳,眼珠子差点给瞪出来。

“程处亮,程处亮眀法第二,咱们学院的赵新眀法榜首。”

又是一阵惊呼声响起。

程处默感觉自己眼睛都不够用的。

确认过眼神无误后,眀法第二名,确实是自己的弟弟程处亮。

“院长,俺也考上了,明书榜首,学生张宽多谢院长教诲。”

张宽高兴的喜极而泣。

李根比任何人心里都要高兴,只要他们能有所成就,就证明自己这半年多的心血没有白费。

明经红榜也张贴出来。

李德奖,柴令武等人高居榜首之列。

明经金榜前十,有六位出自状元学院。

众少年,跺着脚丫子,使劲欢呼。

引得众人纷纷回头艳羡不已。

最为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

状元学院有二十名考生,参加了进士科考试。

而去年科举考试,进士科总共考取了不足三十名进士。

李根感觉压力山大,剩下的二十名少年,也非常紧张。

学院其他同学,都已经金榜题名了。

他们自然也想榜上有名,从此改变人生的道路和轨迹。

万众瞩目的进士科金榜开始张贴。

“院长,我考上了……”

“院长,俺也考上了……”

随着第一张金榜张贴出来,众少年又开始激动起来。

当最后一张金榜张贴出来以后。

魏叔玉赫然高居榜首,高中今科科举状元。

“书玉兄,恭喜,恭喜!”

“恭喜我们学院的学习委员魏叔玉,高中今科科举状元。”

至此,学院五十名学生,无一落榜,而且囊括了所有报考科目的榜首,魏叔玉更是高中进士科金榜状元。

看着众少年手牵手,围绕着新科状元郎魏叔玉,又蹦又跳。

李根脸上尽是灿烂的笑容。

落榜的众多考生,眼看着状元学院的一干少年欢呼庆祝,除了羡慕,嫉妒,实在是没有别的办法。

别人考取的功名,抢是抢不走的。

就连以往嚣张跋扈的五姓七望子弟,在去年被李根狠狠踩在脚下以后,今年状元又一次被李根的学生魏叔玉摘得桂冠。

五姓七望子弟的心气,倍受打击之下,只能失望和无奈的闭嘴为妙。

“今科状元郎魏叔玉,前来换上状元郎服饰,准备巡游长安城。”

“其他金榜题名考生,一并参加巡游长安城。”

吏部考公郎,在贡院门口高喊一声。

众少年手牵手,往贡院门口走去。

在众人艳羡的目光里,魏叔玉身穿状元服,胸佩大红花,头戴状元冠冕,身跨高头大马,第一个从贡院门口出来。

随后则是今科科举,金榜题名的众考生。

李根看着一张张熟悉的笑脸,骑着高头大马,从贡院门口出来。

此刻,李根的心里是骄傲的,是自豪的。

半年多的耕耘,今日收获满满。

没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回报了。

突然魏叔玉翻身下马,身后的状元学院少年,都商量好的似的,齐齐翻身下马。

“状元学院学生,魏叔玉…”

“状元学院学生,柴令武…”

“程处亮…”

“尉迟宝琪…”

“李德奖…”

“赵新…”

“张强…”

学生们一个个大声,报着自己的名字。

“我们一起,感谢院长的教导和培育之恩!”

“院长,您辛苦了!”

“谢谢院长!”

“谢谢院长!”

“谢谢院长!”

整齐响亮的声音,响彻整个皇城。

五十名学生脸上带着笑,眼里流着泪。

在万众瞩目之中,对着李根深深鞠躬施礼。

这一幕,成就了科举考试以来的经典回忆。

永久的定格在现场所有人心中。

而且,多年以后,依然被人们津津乐道。

“书玉,令武,快点带领同学们,参加巡游,莫要误了吉时!”

李根眼睛一热,强忍着不让自己落泪。

“学生谨遵院长教诲。”

众人翻身上马。

鼓乐响起,巡游长安城正式拉开序幕。

太极宫,立政殿里。

李世民足不出殿,在等待李君羡的消息。

“陛下,状元学院五十名考生,尽数金榜题名!”

李君羡的话,让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都惊愕的张大了嘴巴。

“君羡,确定那五十名考生,都金榜题名?”

李世民语气近乎颤抖的开口询问道。

“回陛下的话,明经科十人中举,柴令武和李德奖高中榜首,明算科十人中举,尉迟宝琪高中榜首,眀法科十人中举,状元学院考生赵新高居榜首,程处亮位居次席。”

“进士科二十人悉数中举,魏叔玉高居榜首,进士科前十之中,状元学院占据六席!”

听完李君羡的汇报,李世民半天没有缓过神来。

有诗为证:教学技术那家强?长安城南状元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