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七章 陆逊(2 / 2)幽之浮帆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陆逊代替吕蒙的职位,回到陆口,第一件事,就是给关羽写信,同时准备礼物。

陆逊字伯言,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出身吴郡陆氏。

东汉建安八年(203年),入孙权幕府,历任海昌屯田都尉、定威校尉、帐下右部督。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陆逊参与袭取荆州。黄初三年(222年),孙权命陆逊为东吴大都督,在夷陵之战中火烧连营击败刘备,领荆州牧。

黄武七年(228年),陆逊取得石亭之战的胜利。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后,以陆逊为上大将军、右都护,辅佐太子孙登并掌管陪都武昌事宜。

赤乌七年(244年)拜为丞相、总领三公事务,领武昌事。孙和、孙霸“二宫之争”时卷入孙权父子相争中,次年去世,终年六十三岁,追谥“昭”。

陆逊跟随孙权四十余年,统领吴国军政二十余年。其为人深谋远虑,忠诚耿直。一生出将入相,被赞为“社稷之臣”。

陆逊是三国志中唯二单独做传的人,另一个是诸葛亮。从一种角度来说,陆逊和他儿子陆抗,就是吴国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保佑吴国基业,从襄樊之战往后,陆逊参加了夷陵之战,间接导致刘备去世,石亭之战,令孙权直接称帝。

就连襄樊之战,取得荆州,击败关羽,陆逊的功劳也不少。

而且,实际上,三国志中应该有三个单独列传之人,诸葛亮、司马懿、陆逊,不过因为晋书,司马懿独立在晋书里,不在三国志内。

其中,诸葛亮和司马懿不但军事政事皆强,且尚有战略大局,但是陆逊在这方面,却落后于二者,而且可惜的是,陆逊没有和诸葛亮和司马懿交手过。

樊城,关羽大营。

“关将军在上,逊谨拜表。闻将军出荆州,败曹仁,围襄樊,擒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天下震怖。

逊自接任都督以来,本一书生,名远不过君,更无统兵之能,只为固守疆土,乞求为将军效犬马之劳,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逊,特送江东之特产,金银财宝,只求将军饶恕罪责,切勿攻之。

逊,乞将军尔!”。

“哈哈哈!”关羽闻言大笑,将陆逊的信件传于左右,不由得直呼。

“我本以为,江东俊才何其多?周瑜之后有鲁肃,鲁肃之后有吕蒙,且看着陆逊,不过一书生尔!”关羽不禁想起往事。

“陆逊既然如此无能,就可以把剩下的部队,调往襄樊,全力攻取襄樊!”关羽看信后,甚为轻视陆逊,愈发大意,完全丧失对东吴的警惕。把留守后方、用于提防东吴的军队调至前线,全力对付曹操。

关羽刚而自矜,引起了部下的不满。留守江陵、公安的将领麋芳、傅士仁因军资供应不及时,关羽声言要惩治他们,麋芳、傅士仁不堪忍受,顿生异心。这些情报,陆逊都了如指掌。

此时的关羽、刘备集团,对于情报信息的掌握有所轻视,可能是汉中之战赢了之后,过于膨胀乐观,在加上关羽水淹七军,势如破竹,可见“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从未变过。

陆逊在关羽将荆州军队尽数调往樊城的时候,陆逊就知道,时机到了。

陆逊见破关羽时机已经成熟,立即上报孙权,孙权一听,就知道时间已经到了。

随即孙权写信给曹操,请求允许他讨伐关羽,为朝廷效力,并请求不要把消息泄露出去,使关羽有所防范。

曹操问群臣,群臣都说应当保密,董昭却说:“军事行动,注重权变,要求合乎时宜。

我们应当答应孙权为他保密,但暗中将消息泄露出去。关羽知道孙权来信的内容以后,若要回兵保护自己,樊城的包围就迅速解除,我们便可获利。同时,还使孙权、关羽像两匹被勒住马衔的斗马一样,相互敌对而动弹不得,我们可以坐着等待他们筋疲力尽。如果保守秘密不泄露,使孙权如意,这不是上策。

再者,被围的将士不知道有救兵,计算城中粮食不足以持久,心中会惶恐不安。倘若再有其他的想法,危害不会小,还使泄露出去为好。况且关羽为人强悍,自恃江陵、公安两城防守坚固,一定不会很快退兵。”

曹操闻言,颇为高兴:“樊城之围,解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