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尝试性的基础实验三天之后,马英卓透过监控,看到李不凡似乎发现了一些什么。
实验室里的李不凡,正在极速的缩小实验的方向。
仅仅一天,李不凡就开始集中进行某一类型的实验。
看到这一幕的马英卓,心中大为震撼:
作为一个有着真水平的教授,马英卓很清楚,这样场景的出现,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李不凡已经通过尝试性的实验,自己找到了研究方向!
天才?!
马英卓此时,都情不自禁的在脑海中,出现了这样的想法。
要知道,找到研究方向可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
为什么硕士、博士都需要跟随一名导师?
甚至于跟随导师时,还要特别注意这名导师的研究方向?
就是因为一个好的研究方向,能让自己的努力,事半功倍。
相反,如果选择错了研究方向,那就是妥妥的事倍功半了。
乃至于白白付出时间和精力后,什么都没有换回来。
很大一部分的硕士、博士生无法毕业,都是因为研究方向出了问题。
让他们一点研究成果都没有,自然无法顺利毕业。
因此,研究方向极其重要。
导师的作用,很多都体现在,指明研究方向,或对某个研究方向进行专业的指导。
和本科主要集中精力学习现有的知识不同的是。
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主要基于现有的知识,去研究发现一些“新东西”。
而在这样的过程中,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自己去研究。
所以马英卓看到李不凡能自己找到研究方向,并且还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的。
连他都难免感到震惊。
但在震惊的同时,马英卓的眼睛中,又出现了若有所思的目光:
如果这个李不凡真的是天才的话。
那么他是不是可以“指导”一下李不凡?
这样的“指导”,在论文里,挂个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名字,应该也没问题吧?
想着这些的马英卓,嘴角勾勒出一抹冷笑:
他的学术成果,以及华丽的简历,很多都是这样“指导”来的。
至于李不凡肯不肯接受他的“指导”,这种问题,自然不在马英卓的考虑范围之内。
在他看来,连硕士乃是博士,都无法拒绝他的“指导”。
更别说李不凡这样初入大学的新生了。
并且,马英卓自认为手段高超,不怕李不凡不接受“指导”。
于是第二天,马英卓就以主任的身份,走进了李不凡的实验室。
“李同学,你可真是年轻有为啊!”
马英卓开口,就是吹捧。
以他教授加主任的身份,一般的学生,被他这样一吹,整个人浑身都得轻三两!
而要是本身就有些飘的人,估计直接就飘得找不到北了。
可李不凡是什么人?
他可是一直顶着学渣的身份,承受着各种打击,锻炼出优秀的心理素质的人。
哪怕他已经是学神了,飘也是会飘的。
但他很明白自己的斤两。
再飘,也只是身子晃一晃,脚始终是着地的。
没办法,他现在能做化学实验,那都是凭着暑假时,刷的经验顶住的。
在暑假里,李不凡一共刷了一千多点的高级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