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东汉的十余个皇帝,刘宏已经能称得上是长寿的。
因为在这其中,有不少人都是“孺子皇帝”,被权臣视作傀儡的天子,不是英年早逝,就是早早地夭折,不一而足。
而像刘宏这样声色犬马,而疏于锻炼的人,更是不可能长寿。
“若皇帝驾崩,嗣君年幼,又当何如?”
被杨锐一提醒,阎忠顿时反应过来!
主少国疑!
一个年少的皇帝,自然镇不住场子,难以服众。
届时,早就怀有不臣之心的人,岂会坐失改朝换代的良机?
眼下的汉帝国,早已经是外强中干,多年来皇帝的不作为,已经进一步坐大世家豪族的势力,俨然到了难以挽回的境地!
想清楚这些,阎忠不禁微微一笑,问道:“若到那时,不知将军作何打算?”
阎忠相信,杨锐已经有“彼可取而代之”的想法,只是不好直说。
“若汉室可扶,吾当扶之,若不可扶,吾当取而代之!”
“嘭”的一声,杨锐攥着拳头,放在自己的心口上,正色道:“如果上天赐予我良机,我杨锐,一定能好好治理天下!还天下人一个太平盛世!”
“彩!”
得知杨锐有这样的雄心壮志后,阎忠不禁眼前一亮,大喜过望,随后站起身,朝着杨锐纳头就拜。
“阎公,你这是作甚?”
“如蒙将军不弃,在下愿拜将军为主公,终生许以驱驰,不敢背弃!”
听到这话,杨锐脸上跟着露出浓浓的笑意,连忙将阎忠搀扶起来,并抓着他的双手,故作激动的神色,道:“锐得阎公襄助,如鱼得水,若成汤得伊尹,若文王得姜尚,何愁大事不成?”
阎忠的能力不及后来的诸葛亮、司马懿、郭嘉,但也勉强称得上是一流谋士,腹有良谋。
有这样的谋士为自己出谋划策,杨锐怎能不欣喜?
而且,阎忠的谋划风格如历史上的“毒士”贾诩、姚广孝一般,唯恐天下不乱。
时势造英雄?
不!
他们追求的是英雄造时势!
“主公,欲成大业,非有谋主襄助而不可。属下智谋平庸,算不得谋主,但属下知道有一人,定是主公梦寐以求的谋主!”
“是何人?”
“贾诩。”
阎忠捋须笑道:“贾文和有经天纬地之才,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运谋如张良,决策似陈平。如此大才,主公切不可坐失!”
闻言,杨锐眯着眼睛,问道:“阎公,此人之才,与你相比,如何?”
“贾诩之才,胜于属下数倍!”
“不可能。”
“十倍乃至数十倍!”
“贾诩现在何处?”
“贾诩早年被察孝廉为郎,因病辞官,如何应在故里姑臧。主公欲求贾诩为谋主,属下或可修书信一封,让贾文和来见!”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