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091章 姜汉的同学(2 / 2)92年的荷兰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吴莹莹正在取钱,看到姜汉,一愣。

姜汉看到吴莹莹取了不少钱,至少一两万,也有些意外。

两个人初中三年,对于彼此的家庭情况还是很了解的。

吴莹莹当时家里和姜齐家里的情况差不多,兄妹两个人,家里没有其他收入,除了种地之外,就是能去山上挖点中药卖钱,算是同学里面的穷人。

吴莹莹和姜汉一样,学习成绩也不是很好,所以,没有考上高中。

学习好的同学和学习好的同学一起玩,学习差的学生,其实也一个团伙。

当时姜汉和吴莹莹,关系还算是不错的。

不过,回到村里之后,姜汉和吴莹莹,见面也不多。

吴莹莹把钱放在了包里,这才和姜汉打招呼:

“姜汉,好几个月不见了,你现在还是开拖拉机吗?”

姜汉点点头:

“对啊,跟着我爸开拖拉机呢。吴莹莹,你现在干嘛呢?”

吴莹莹亮了亮手上的金表,意识到,姜汉可能看不懂自己的表,于是小声说道:

“你也是来取钱的吧?你先取钱吧。

你取钱之后,我请你吃饭吧。

顺便告诉你,我目前做的生意”。

姜汉摇摇头:

“我不取钱,就是来看看的。

这不家里最近在盖房子吗,我这是来买菜的”。

于是,姜汉和吴莹莹,就出了银行,到了镇长的一个小饭馆。

其实距离吃中午饭的时间还有些早,而且姜汉中午之前,也得回家,毕竟夏天的菜放不住,要每天买菜的。

但是,姜汉对吴莹莹,其实一直有些意思的。

另外,姜汉也好奇,吴莹莹这几年,到底做了什么生意,为什么忽然之间就发财了。

吴莹莹告诉姜汉,她去年开始,就参加了一个国际公司,是做船销的(九十年代初期,船销是合法的,这也是一个时代的印记)。

这个公司的国内总部在岭南那边。

而吴莹莹不到一年的时间,发展了几十个下线。

一个月的收入,就达到了五千块钱。

一个月五千,在九十年代的国内,在一个小镇上,哪怕是开拖拉机的姜汉,也被吓了一跳。

毕竟,姜汉和父亲两个人,非常努力地开拖拉机,在村里,以及附近的几个村里一年四季忙活,一年的收入,也不过是四五千块钱。

好几年才攒了两万块钱,在村里,都算是有钱人了。

毕竟这是姜汉和二叔,也就是父子俩的收入。

吴莹莹,一个月开收入五千块钱,岂不是,一年收入可以达到六万块钱?

姜汉忽然想到,姜齐忽然发财了,是不是也做了船销?

如果不是做船销的话,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他们家哪里来的钱?

“姜汉,他们说,京城那边,做这个的更多”吴莹莹说道:

“这不,过两个月,我就要到京城开会了。

跟着京城的高手学习,京城那边,做这个的,有一年收入几十万的,还有上百万的呢。

不过,在县城这边,我就算做的很不错的了,明年,我一年的收入,肯定也会超过十万,甚至更多。

你要是有时间,就跟我去看看呗。

中午之前,有一个分享会。

你可以不用参加,先了解一下,毕竟,我们的这种营销方式,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是从企业直接到消费者手里的。

现在全国,有几百万人都在做这个的”。

姜汉看看时间,小心的问道:

“我能听懂吗?你也知道,在学校的时候,我的理解能力就不怎么强的”。

吴莹莹笑了:

“姜汉,我们的这种销售方式,是全世界最容易理解的。

看我,在学校的时候学习成绩也不好,但是我第一次去听课,就全部听懂了老师的话。

就是去看看,也认识一些朋友,还有几个是从外地来的,都是月收入和我一样,超过五千块钱的老师。

你就是去看看,如果觉得不适合你,就不要参加,中间直接离开就好。

如果觉得产品不错,也可以买点产品。

都是我们日常使用的产品,比如说洗衣粉香皂,比你在市场上买到的所有产品,质量更好,而且价格也差不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