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54.分辨木材好坏的办法(求订阅)(1 / 2)卫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等耿启中拿着黄精,乐呵呵地离开,夏臻重新坐下来,思考当下适合加工的产品。

物质越贫乏的年代,吃穿用这些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商品,肯定越受欢迎。

吃穿因为材料原因,相对容易受限制,生活必须品这方面,可以动的脑筋反而更多。

只是他对这个时代,了解得还不够多,时不时地会被前世的记忆所影响。

也曾考虑过借鉴前世某位名人走过的路,办一家炒货厂,专门生产多味瓜子,五香瓜子。

别看它本小利薄,家家户户办喜事过春节,都少不了它们。

就是本地没有大规模种植向日葵的传统,没有原材料,一切就是空话。

除非和郭明磊所在单位打声招呼,让他们明年划一块地,专门种这个,并把向日日葵全部供应给炒货厂,这个办厂计划才能实现。

第二天早上,他把计划书重新完善了一下,并把它根据产品分成两份,一份是毛绒玩具的计划书,另一份是服装厂计划书。

等耿启中依约过来,把它递过去。

“怎么是两份?你是打算开两家工厂吗?”见手里的计划书变成两份,耿启中意外地问。

“不是。”夏臻回答。“就是根据产品分开了,虽然它们用的材料和机器差不多,但是我的意见是,最开始可以先选择一样产品加工,等各方面稳定下来了,再考虑增加产品的品种,这样不容易出差错——”

不是他看不起人,而是真的担心街道那边找不到一个有管理经验的负责人。

耿启中虽然也会参与这些工作,不过肯定不会亲自负责管理,最多以上级单位的名义,提些意见而已。

所以降低对工厂的期望,脚踏实地一步步干起,这样才有成功的希望。

“我明白了。”听了夏臻的解释,耿启中觉得有理,就坐下来耐心翻看起来。

昨天回去后,他把这件事跟父母提了提。

父亲听后非常感兴趣,同时承诺,只要计划可行,县里一定会尽全力支持他们。

在耿星河看来,如果下面各级单位,都能像夏臻所在的街道办一样,自已办厂解决就业问题,那县里的压力就会轻了许多。

至于给县里提供税收,反而是小事。

年轻人大多精力旺盛,如果让他们长期待业在家,无所事事,很容易出乱子。

最近两年斗殴和打群架事件,时有发生,让县里的有关部门非常头疼。

有单位管着,就会好得多。

“我的建议是,还是先生产玩具吧!这个要求低,需要的工人数量也多,比较符合解决就业这个要求。”等他看完后抬起头,夏臻主动建议道。

服装厂县里已经有两三家了,效率其实不怎么好。

原因很简单,一方面老百姓习惯了自已买布料做衣服,没有买成衣的习惯。另一方面,现在的款式大同小异,无法刺激老百姓的购买欲望。

夏臻在计划书里提到的蝙蝠衫和喇叭裤这些,虽然很新潮,关键是它们现在还没有风靡全国,只有京城、沪市和南方特区,已经有一小部分年轻人开始这样打扮了。

像舜江县这样的小县城,就算偶尔有一两个人敢这样穿,只怕也会被长辈当成流氓看待,带回家好好教训一顿。

除了无业青年,有正经工作的人肯定不敢穿?

这样一来,销量肯定成了问题。

还不如等明年再考虑这个,印象中明年它们就会在本地流行开来。

除非有能干的销售队伍,能把服装卖到那几个大城市,这样也能考虑提前布局市场。

“那就照你说的做。”耿启中看了看底下几张图,点头赞同地回答。

上面画了几幅可爱的动物卡通图,有熊猫、老鼠、猴子和小狗等等,他长这么大,还没看过这么有趣的卡通动物图。

如果能做出来,不但小朋友喜欢,只怕女孩子也会爱得不行。

“好。”见他听得进话,夏臻非常满意。“厂房和资金设备这些问题,想来你们自已能解决,我就不提意见了。”

原本他打算等徐明材过来时,问问他的想法。

现在有耿启中参与,自已就不必再多管这些了。

“那是当然。”耿启中得意地回答。“我现在先去街道那边找你说的徐明材,等和那边商量好了,再来找你,一起把办厂的要点捋一捋,就可以正式执行了。”

夏臻的计划写得越好,他的信心就越充足。

这样一来,这件事办好的机率,至少到了九成以上,他必须全力以赴,把自已的价值体现出来,到时才有机会分到大部分功劳。

街道需要解决大量的无业人员,团委那里何尝不是?

他已经想好了,只要自已掌握主动权,到时分到一半的招工名额,自已到团里的第一份成绩单,就很漂亮了。

夏臻等他离开后,站起来准备出去一趟。

昨晚睡下后他想到一个问题,自已给李广提意见,让他在河里丢一些木头和竹排,方便螺蛳吸附。

却忘了自已的水族馆里,没有石头和其它供螺蛳吸附的地方,总不可能让它们全部吸在玻璃墙上吧!

自已必须想办法弄些木头,散乱地丢进水里,这样才行。

去买好木头肯定不划算,想到县城有废品回收站,里面肯定有一些旧家具和乱七八糟的木制品,何不买一些回来?

对废品回收站,他倒没有不切实际的想法。

前世看年代文,总有主角能在那边捡漏,夏臻可不敢小看这个时代的人,所以没有这样的打算。

开玩笑,不管是玉石瓷器还是书画文玩,舜江县这么大的地方,会没有几个识货的内行人?

就怕货刚收到,就有人通知他们来捡漏了。

别看现在大家普遍比较穷,但是钱江省这样的地方,历来不缺低调的有钱人。

改革开放后,国家在这方面管理开始变松,马上就有人暗中收集它们了。

据说解放前的富有家庭,以前喜欢把各种财富埋在地下,或者其它地方,这两年拿出来变现,财富过万很轻松。

所以别看县城的一些老人,身上穿着洗得发白的旧衣服,实现上有多少财富,别人根本猜想不到。

夏臻前世经常听到这样的消息,谁家改造房子,在老房子或者院子,挖到整坛的金条和银元宝,实在是本地有钱人太多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