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钱了,等于实现了大多数人的理想。
周家其实也一样。
周奶奶和周婶两代寡妇,没有男人可以依靠,肯定会把希望寄托在周晓聪兄妹身上。
妹妹是女孩子,投奔远亲去学技术了,短时间内不会回来。
将来肯定要嫁人,不管赚多赚少,不可能全部拿回娘家。
于是周晓聪成了周家的希望,只有他成功了,奶奶和妈妈才可以放宽心思,不用再担心他的未来。
否则的话,她们肯定会一直盯着他不放。
“赚钱的事,你不是最懂吗?快帮我出个主意——”周晓聪直到这时候,才算真正明白了夏臻想要表达的意思。“你明知道我脑子笨,为什么要转这么多弯?直接说出答桉不行吗?”
是啊!奶奶管自已管得这么严格,还不是怕自已学不好技术,将来赚不到钱,过不上好日子。
如果自已有夏臻一样的本事,每天卖出两百斤泡菜,获得几十块收入,就算工作丢了,也不用太过担心。
“还是你有理了?”夏臻没好气地回答。“不过想要赚钱,办法其实很多,就是得好好想一想,做哪个最适合你们——”
做为原主关系最铁的死党,他早就有心帮周家一下了。
只是一直没有遇到合适的时机。
总不能硬拉着周晓聪,要教他如何赚钱吧!
如果朋友之间这样相处,那铁定长不了。
只有在他最需要的时候,或者是他主动提出来,自已再帮助他,这才是朋友间最合适的做法。
“要不,我们帮你家做豆腐吧!”周晓聪忽然灵机一动。“你不是说你舅舅家做的豆腐干不够用吗?如果我们也一起做,差不多够了吧!”
倒不是他忽然心血来潮,想到这个办法。
而是想起一家人吃饭时,奶奶有一次提到过一句话。
大致的意思是,她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如果能弄口石磨,做些豆腐,也能补贴家用。
只是一家人每天晚上,都在帮夏臻家加工泡菜,已经赚了不少钱。
再开口说这个,就有些贪得无厌了。
如果让夏臻人生出误会,那损失就会超过她们的想像。
以周晓聪对夏臻的了解,好友不是那种爱计较的个性,如果他觉得不合适,就会直接拒绝,并不会影响两人的关系。
所以这时候才会说得理所当然。
“帮我们做豆腐,这倒也是个办法。”夏臻想了想,觉得可行。“就是这个活太辛苦了,周奶奶年纪这么大,能干得了吗?”
舅舅已经累病过一次,如果周奶奶也这样,那他肯定过意不去。
“如果不定数量,做多少算多少,肯定没问题。”周晓聪了解自已的奶奶,知道她是个闲不住的人。“我们下班后,也可以帮忙,现在白天这么长,多磨两个小时豆腐,真的不算什么——”
他的想法很简单,每天这里再多赚三五块钱,一个月就是一百多块,一年就是一千多。
再加上做泡菜赚的钱,一家人一年的收入,只怕比厂长赚的都要多了。
“行,那就试试。”夏臻觉得这个办法还是可行的。“到时可以在台门口摆个豆腐摊,好歹多一些收入。”
吉祥弄几十户人家,似乎还没有人摆摊卖这个。
正好周家的房子就在巷子的边上,到时随便在窗户外贴个纸条,就可接直接这样做买卖了。
“那我一会儿就跟她们商量一下。”周晓聪达到目的,蹦跳着回去了。
有这件好事在,想来奶奶不会再找自已算帐了。
望着他的背影,夏臻只好暗中摇摇头。
他原本希望帮死党找个类似加工泡菜的小生意,由他提供材料,让周家人加工,到时统一卖给耿启中。
既然他的要求这么低,那就先放一放。
或许等到年底,或者明年,可以领工商营业执照了,再让他们单独加工也不晚。
做豆腐的事很简单,第二天周奶奶找木匠做了几付模具,又去外面借了一面石磨回来,就差不多了。
至于黄豆,李自强从仓库那边搬了一袋回来,足够她用好几天了。
原本夏臻还想教周奶奶如何把豆浆变成豆腐脑,没想到她居然自已直接办到了。
一问才知道,原来周奶奶小时候生活的地方,有个邻居是做这个的,她见得多了,就学会了技术。
这样一来,夏臻只需要提供豆子,不用他操心其它事。
考虑到县城的消费能力比农村强,周奶奶一开始压了两版豆腐,其它的全部压成豆腐干。
没想到两版豆腐一天不够卖,于是增加到三版。
夏臻一开始没有多想什么,只以为县城的工薪阶层多,果然舍得花钱的人不少,不是舅舅那边的乡下可以比的。
后来无意中听顾客提起,说周家卖的豆腐,比外面买的好吃很多,才想起这是禅境花园产的豆子。
因为豆腐走俏,每天供应给夏臻的豆腐干数量就有限了。
他也没有在意,反而鼓励周家多做豆腐和油豆腐,直接卖给顾客。
让周家做豆腐,本来就是为了让他们过上好日子,现在目的达到,豆腐干的事就交给舅舅家做好了。
至于过滤下来的豆腐渣,除了周家留一些煎饼吃,剩下的全部交给夏臻家喂鸡。
考虑到食物丰富,第一批小鸡已经不小了,于是李自强又去买了二十只小鸡。
原本的二十只,带到仓库前的院子里放养。
为了防止它们到处跑,把辛苦种下的菜啄死,李自强编了竹篱笆,把院子隔成两部分,让它们在果树下和角落的空地里找虫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