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问:“这般有礼数有诚意,是打算请妙锦做事?”
“是,我办了一所书院,想在年关时给爷爷一个惊喜,但现在面临招生的问题,我琢磨着请徐姨帮帮忙,从武勋府里挑一些孩子就读。”
“你要办书院?”徐达有些不解,尤其是招生方向竟然选了武勋。
朱明赶紧道出三个招生的方向,顺便也解释起来:“目的有二,第一是圆爷爷一个梦,第二则是让爷爷安心。”
“若是武勋之后都加入书院,陛下的确能走得安心。”徐达轻叹了一声,而后又郑重抱拳,“还要谢过殿下厚恩。”
朱明吓了一跳,急忙:“徐爷爷,您这是折煞我了。”
“殿下,我是真心的,其实我做好了死的准备,也能理解唯有我们这些老家伙死了,陛下才能放心,但终归没能死成,这些都是殿下之恩呐。”
“莫要如此说,其实我只是不想爷爷背负骂名而走。”
“不管殿下怎么想的,终归我们这群老家伙是记这份恩情的。”
“真的?”朱明挑眉问。
“自然是真的。”
“那爷爷帮我筛选人吧,武勋中信得过的,后人可以进书院,余者敬而远之。”
“你这是想拖我下水呀。”
“嘿嘿,只是帮忙嘛,而且也不让您白帮,我们书院愿意聘请您到书院传授兵法。”
“啧啧,你这小子打得好主意,不仅让老夫帮你挑人,还要给你出力,老夫这才发现你比你爷爷还能画饼。”
朱明义正言辞道:“徐爷爷您可别觉得我这是坑您,其实您想想,如今战事用不到您了,难道往后就窝在府里养老?”
“大明军神真甘心老死床榻?”
这两问问到了心坎里,徐达下意识握了握拳头:“除此之外还能做什么?”
没有老年退休中心,没有广场舞,这些退休人员早就憋出鸟来了,尤其是武夫,老不以筋骨为能,又读不下书,还怕帝王忌惮,哪个不怀念曾经的峥嵘,孩子便成了他们的最好听众,可当孩子听腻了,他们便郁结了,郁结了便要发泄,所以喝酒闹事成了唯一的方式。
直到喝死或是作死。
朱明从书院想到了一种解决方法,当即趁热打铁:“能做的太多,比如去书院授课,比如在图书馆修兵书,比如跟孩子们讲述你们曾经的峥嵘辉煌。”
徐达心动了,那样的生活是他向往的。
其实他也想过收徒或者修兵书的事,可条件不成熟便一直按下,后来他感受到了朱元璋的忌惮,更不敢再起此类心思,怕引来老朱更深的忌惮。
“到时候挑出有天分的人当您的徒弟,伺候您的生活也帮您修订兵书,将来他们出头,便是您辉煌的继续。”
是呀,自己不能再上战场了,可自己的徒弟在战场上所向无敌不也是一种辉煌的延续吗?
他眼睛灿若星辰:“殿下,您说真的?”
“自然,而且我也知道您担心不会有什么战事,现在我就告诉您,往后的战争会比您想象的还多,想来您也好奇为何丞相最后支持我了吧?”
“难道跟你所说的战事有关?”
“正是,大明很大,但也很小,若想保持强大必须有无敌的军队,以及广袤的国土,所以不论是北元、西域或是南洋,都必须在大明疆域内,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构建最完整的军队编制,您说要实现这一目标,战争能避免吗?”
徐达摇头,他打了一辈子仗,这道理不用朱明给他说,不过也正因为他都懂,所以在知晓朱明的野心后心思也活络起来。
朱明忙问:“那之前所说?”
“没问题,老夫知道你的心思,八小肯定都会入选,至于其他,我会试探过后再行定夺。”他的话让朱明振奋,想不到如此顺利,可乐极生悲,徐达忽然顿了一下:“但……”
朱明心头一个咯噔:“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