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0章:提醒(1 / 2)八百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待耿裕扶起张昭,细细打量眼前英姿勃发的少年郎,越看越满意,心中不由对项忠捷足先登,施恩于张昭耿耿于怀。

待张昭重新回到府学教授身后,耿裕这才收敛笑意,环视众生员肃然说道“郧阳府新立,论地利又远比不了武昌诸府,是故文教不兴,你们的教授以此解释为何堂堂府学竟然没有满员。”

府学教授闻言,尴尬的不知所措,却也不敢争辩,毕竟大宗师训话,他这个学官是不敢置喙的。

耿裕继续说道“对此我认为是情有可原的,但是我不希望这成为你们不思进取的理由。如今郧阳抚治建立,日后朝廷必将加大支持力度,郧阳府日后的文教兴盛还是可以期待的。”

在场的生员闻言多数都眼中精光一闪,毕竟若有朝廷支持,郧阳府日后的教育资源必然更多,这年多,除了自己刻苦攻读外,有个好老师也十分的重要的。

耿裕见在场之人激动的神色,先是微微一笑随即板脸道“话虽如此,可若你们以为中了秀才,便可怠慢学业,以至求田问舍,那就错了。祖制科举必由学校,故而朝廷养士厚待你们。你们更要悉心求学,早日入仕为国尽力。”

众人见耿裕语气不善,不由纷纷挺直腰背,噤若寒蝉。

张昭见状不由心中感叹,如今方知大宗师的威仪了。

耿裕将众人的反应看在眼中,不由满意的抚须而笑,放缓语气道“如今已经七月,今年的乡试在即,郧阳府的科考也要尽早举行。”

张昭闻言倒是没有什么惊讶的,据他所知按《明史选举制》有云:

“提学官在任三岁,两试诸生。先以六等试诸生优劣,谓之岁考。一等前列者,视廪膳生有缺,依次充补,其次补增广生。一二等皆给赏,三等如常,四等挞责,五等则廪、增递降一等,附生降为青衣,六等黜革。”

简而言之,提学官采用六等黜革法考察诸生员的优劣,所以岁考关系的是生员的升降赏罚。

众所周知,生员也分三六九等,即廪膳生员、增广生员、附学生员。同样是是秀才,待遇可完全不同,更别说若实在太差,被大宗师评定为六等,那是会黜革掉生员的功名的。

“继取一二等为科举生员,俾应乡试,谓之科考。其充补廪、增给赏,悉如岁试。其等第仍分为六,而大抵多置三等。三等不得应乡试,挞黜者仅百一,亦可绝无也。”

至于科考流程与岁考相仿,只是不同的是科考关系的是生员的乡试资格,它是应乡试而设立的预考。

科考成绩按理也分六等,只是提学官一般多给三等,三等以下的极少,而其中科考的一二等才有机会去参加乡试,故被成为“科举生员”。

“生儒应试,每举人一名,以科举三十名为率。举人屡广额,科举之数亦日增。及求举者益众,又往往于定额之外加取,以收士心。”

那么具体到府县对于“科举生员”能不能多录取了,答案是不行的,因为“科举生员”的录取是有额数限制的。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解额的缘故,所谓的解额,就是每一省录取的举人人数,反推回来,既然乡试的录取人数有限制,自然乡试的应试人数也需限制。

本来洪武,永乐两朝,朝廷为了大兴文教,对于解额是不拘泥人数的,只要当地文教发达,生员能考中便能成举人入京参加会试。

可到了仁宗洪熙年间便开始有解额,那是因为这年头科举入仕乃是最好的前途,考的人太多了,朝廷负担重,另外则是,大明两京十三省,各地的文教情况不一样。

江南文教发达,那是有名的,朝廷若不限额,参加会试的江南举人人数必然十分的夸张,可若是有了解额,不论是浙江,福建还是江西这些科考大省,要想成举人入京参加会试,就必须从童子试开始一路拼杀,内卷之严重让人瞠目。

虽然最后江南举人的人数必然还是冠绝全国,但是与其他地方的差距不会太夸张,而朝廷之所以如此费心费力,便是为了平衡朝中的南北势力,毕竟这些举人最后大有可能入朝为官的。

所谓天子身居九重,垂拱而治。

如何治?

无非是均衡二字而已。

试想大明天子,高坐御坐之上,看着满殿的江南官员,他能坐得安稳,心中不冒寒气才怪。

回到眼前,当耿裕谈及科考,张昭心中都不由一紧,因为能否参加接下来的乡试就看这次科考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