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完达山的也不例外,现在老百姓可谓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一看到牛奶就想到三聚氰胺,就想到肾结石,这种情况下还怎么敢买乳制品?
这些早就在李未的预料之中,所以并不着急,李未很清楚,等有关部门公布检测结果后,完达山的销量就会迎来暴涨,而那些被查处含有三聚氰胺的乳业公司,就等着倒闭吧。
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肯定要处罚一批公司,更重要的是现在给牛奶里掺三聚氰胺的奶站和牛奶厂还比较少,打掉他们也不会让中国乳业伤筋动骨,再加上中粮、北大荒等股东的推动,这次的处理结果肯定会非常严格。
有关部门已经提前得到消息,并且做好了准备,所以他们也很快召开新闻发布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委员会、质检总局、工商管理总局等部门联合出席,宣布将会对市面上所有品牌的牛奶、奶粉、乳制品进行严格检查,那怕是免检产品也不例外,并且会每天通报检测结果。
同时《访谈中曝光的那些企业及个人,大多数已经被控制起来,接受严格的调查,少数在逃分子也在继续抓捕中......并且公布了举报热线,谁要是发现类似的现象,都可以拨打这个热线电话进行举报,一经核实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与举报人现金奖励。
最后他们宣布会对全国乳业市场进行彻底的调查整顿,务必要杜绝各种不法现象,让全国老百姓喝上放心奶。
各大乳业公司也纷纷表态,表示愿意接受有关部门的检验检测,而且自家绝对没有给牛奶里乱添东西,至于这些话到底是不是真的,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看到有关部门如此迅速做出反应,老百姓也稍微有些安心,他们的想法其实很简单,有问题不怕,能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就行,如果否认问题的存在试图蒙混过去,反而会起到反效果。
当天晚上,有关部门就公布了这一批检测结果,这些结果有好有坏,好消息是如今市面上的主要品牌大多数都没有检测出三聚氰胺,这种东西还没有开始泛滥;坏消息是确实有些牛奶、奶粉中检测出了三聚氰胺,这个问题也是真实存在的,并不是胡编乱造。
在公布检测结果的同时,有关部门也紧急派人控制住了生产这些奶粉的工厂,以及给这些工厂供应原奶的奶站,并且从工厂、奶站里搜出了不少三聚氰胺以及其他添加剂。
看到这些消息,外地的消费者暂时放心了,因为这些都是地域性的小厂子,生产的产品大多都在本地销售,绝大多数人压根就没喝过;但是当地的消费者却直接炸锅,我就说从小喝到大的牛奶怎么变味了,原来是你们里面乱加东西啊!
很快,这些地方又迎来了一波肾结石检测高潮,这次不光小孩去了,大人也去了,又在医院门口排起了长队。
通过调查,专桉组还发现了新的制造窝点,过程也不复杂,哪个牌子的牛奶、奶粉检测出三聚氰胺,就把厂子控制起来,然后顺藤摸瓜,顺着工厂奶站奶农这条线调查过去,肯定能找到使用三聚氰胺的人,再找到制造窝点。
有的工厂会说自己是无辜的,这些三聚氰胺都是奶站加的,奶站也会把锅丢给奶农,但是想要检测三聚氰铵是谁加入的其实很简单,测一下不同批次和生产日期奶粉中三聚氰铵的含量就可以。
如果不同批次和生产日期奶粉中三聚氰铵的含量差别很小,那就可以证明是奶粉生产过程中加的三聚氰铵,因为如果是奶农加入的,这么多奶农,有的加的多,有的加的少,有良心的还可能没有加,三聚氰胺含量的波动肯定会很大。
而且他们购买的三聚氰胺肯定有剩余的,只要找到这些证据,他们就没办法甩锅了。
与此同时,有关部门也紧急走完了流程,正式出台文件,严格禁止将三聚氰胺添加到食品之中,同时也规定了三聚氰胺检测的具体标准,今后对三聚氰胺含量的检测也会成为食品质量的重要检测环节。
随着调查的深入,又有一些小品牌牛奶、奶粉被查出含有三聚氰胺,但从总数据来看,含有三聚氰胺的牛奶、奶粉、乳制品占比依旧比较低,大部分相关产品还是安全的,这让广大消费者稍微放了点心。
但是没等他们高兴多久,很快就有大品牌被查出他们的产品含有三聚氰胺,一共有两家,一家是mn,另一家则是sl,整个行业都为之震动。
这些并未出乎很多从业者的预料,《访谈曝光的奶站就在这两家企业的奶源地附近,而这两家企业近些年为了争夺市场、奶源,把绝大多数资金都砸在了营销推广上,对奶站的管理极其松懈,现在才查出问题已经是他们的运气了。
这下老百姓刚刚放下的心又悬了起来,这两家的产品全国都有卖,不少人都买过也喝过,原本他们以为只有小厂子才这样,没想到大品牌也会出这种问题!那么到底还有啥牌子是可信的呢?
老百姓紧张,许多领导干部也紧张,处理一些小厂子很简单,可要处理这么大两家企业,那就有些为难了,到底该怎么办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