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一章 新的战场(1 / 1)尽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该说不说这篇讨贼缴文写的是真的好,把楚才浩黑得那叫一个畅快淋漓,比之前那几篇,高度起码要提升了几层楼,确实达到了“事昭而理辨,气盛而辞断”的要求。

首段第一句话就从楚才浩的出生开始论证,嘲讽为了出名不择手段,不是一个良善之辈,警醒世人认清楚他的本来面目,给后续的批判给足了的理由。

次段:先历数楚才浩这几年做的种种事情,紧扣首段一个”伪”字;直斥楚才浩是扰乱文坛安宁的祸根,为下段讨楚做足了有力铺垫。

第三段,先写标注这次发文是正义,再写其我方‘兵’威之壮大,从各多方面介绍优势在我,并表达自己为国尽忠的决心,其言语使人信服,富有号召力。之后文章在痛诉楚才浩的不当言行。

末段针对各方先示之以大义:呼吁号召人民大众团结起来,举义旗,以清妖孽,正本清源,不论男女老幼,富贵贫贱,讨贼义不容辞,就和后世微信不转不是隆国人一样,以大义压人。

全篇写得那叫一个雄文劲采,鼓舞斗志,但后续的反应却和叶佚名想的大相径庭。

看着手上的报纸,众人相顾无言,都弄不明白,这个人到底是友军,还是敌军。

你说他是敌军吧,他又能写出这么文采出众的文章,可以说全方位、无死角的黑了一遍楚才浩,没有深刻的恨意绝对写不出这么文采飞扬的文章,以这段时间众人写的文章来说,无出其右;

但你说他是友军吧,他又过来帮倒忙,本来两边吵得好好的,有来有回,这下好了,贸然得来插手,这不是诚心给大家捣乱来了吗?

在他们眼里,自从上次海外资助的名单曝光后,这么一批人算是臭大街了,连带着“功蜘”这个带着褒义词的词汇都跟着变臭了,只要有人被称呼这么一句,那个被称呼的人绝对要跳起来揍你一顿,你在骂谁呢?

可谓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在他们眼中,叶佚名便是那颗老鼠屎。

叶佚名的贸然插手,好好的一场人民内部战争,加入海外代表的干预,性质就完全变了个样。

这个时候谁敢附和叶佚名的号召!?不拍被人记上小本本吗?

白话文的支持者们简直难受的想要吐血。

大家已经破三路,等三路超级兵一来就一波给平推了,你说你来凑什么热闹?这不是给人找到反击的机会吗?

事态发展也确实没有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楚才浩的一篇《寒窑赋》,正式拉开了反击的号角。

你不让我写古文,我偏要发古文。

被逼上梁山的楚才浩暗暗发狠道。

这是楚才浩第一次没有联系报纸发声,而是通过各大论坛的负责人,以网络的形式发出自己的观点。

在这场骂战中,楚才浩发现哪里才是自己的大本营,既然你们的实力都在现实,在那边我实力尚浅,我就在你们影响力涉及不到的地方,重新开辟新的战场,网络上总不是你们的一言堂了吧!

这篇《寒窑赋》前半段以自述的口吻讲起自己从贫苦到富贵的经历,列举了自古以来历史上诸多名人经历的各种命运和磨难,摆事实讲道理,来说明这世界,人生命运的起起落落,以对应叶佚名的首段,驳斥他的谬论,出生并不代表一切,位卑也可以忧国忧民。

后半段虽然也是讲人生的始与终,但更深沉的含义却是借人预今,很多人活在这世上,不会接受现实和应对变化,但在无运与有运的特定时间内,天地循环是周而复始的不断发生变化的,提示人们要重视自然界的星移物换,随着时间变迁,矛与盾的关系在不断发生变化,今日之矛未必不是他日之盾,坚持中国文化本位意义尤为重大。

原文自然不是这个意思,但在修修改改后,意思也大差不差,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写出,文章的含义就被赋予了不同的思考,就像阅读理解一样,当作者写完后,这文章便已经不属于作者本人了,

现在这个时间段写这篇赋,也能从其他地方理解,经典就是在任何时候都能体现它的力量。

就像前段时间自己写得《岳阳楼记》看着网上网友们的阅读理解,简直看得目瞪口呆。

论坛中疑问最多就是楚才浩明明没有见过岳阳景区的狂风暴雨,而老虎和猿猴也随着文明的发展已经消失许久,但为何要出现这些描述?这些景色又是从何而来?

自己当时真没想这么多,就是为了工整便写了出来,但脑补的人却不这么想。

其中点赞最高就是一条解释长达3000多字的阅读解释,字比文章都多了五、六倍,文章中解释道:你可以把它们这些看成这些是楚才浩的心路历程,结合前段时间的经历,就能看懂其中韵味,随后把楚叶之争的经过讲了一遍。

认为这些场景描写是当他被外界的东西感染,陷入低落的情绪时他内心的真实反照,阴雨绵绵、虎啸猿啼都是他自身的感受,这次他借助这次游岳阳楼的契机,表面上写得是一篇游记,但却是借物抒发自己内心的失意和苦闷,而后一段的春风和煦,则是取得舆论胜利的喜悦。

最后更是高度赞赏了,楚才浩内心的赤子之心,认为值得大家学习当被人千夫所指的时候,心里面依然是深爱着这个国家,装着家装着民,忧国忧民的心态。

文采之好,看得楚才浩都一阵羞涩,不禁怀疑起来,当时自己的心态是不是就是这样。

几天时间里,《寒窑赋》以论坛为中心,渐渐辐射了整个网络。

每天都会有大量网友专程点进来,参与讨论,或静静围观各路高手点评、解析《寒窑赋》。

此外,还有很多靠这个吃饭的媒体人、评论家也云集其间,纷纷转载其中热度最高的解析和评论到报纸上。

热闹程度,堪比之前的“楚叶之争”!

这可让上头掌控舆论方面的有关ji构,十分头疼:就不能消停几天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