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16章:亩产万斤?绝无可能!(2 / 2)大明棠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父皇,亩产万斤,并非不可达成之难题。”

朱元璋一惊,不自觉地攥紧了手指,好像生怕手里的东西掉落在地。

然而他又心惊胆战地等着这小家伙的后半句。

果然,紧接着就是一个但是。

“但是。这是在极限条件下才能达到的结果。”

“首先,土壤自不必说,需选肥沃土壤,孩儿这些土是从辽东运来的,富含天然矿物。”

“其次,水源水质和后期施肥管照无可或缺,尤其是施肥,若土壤贫瘠,则前期就要重施基肥打底,否则结出来的番薯又小又干,口感极涩。”

“前期打好底基仍然不够,还要定时定量地分期追施,一般在四十天左右第一次追肥。”

“在收获前,茎叶产量开始显著下降,但薯块仍然继续膨大,这时候要对叶片进行喷施肥料,七天一肥,连施两到三次。”

“这肥料的选用也是有讲究的,且每一阶段都应施用不同种类的肥料。农家肥对于番薯的长成效果极差,其实种植稻、麦的道理也是一样的,需得......”

朱橚侃侃而谈。

朱元璋让他说得再度一愣一愣的。

得,又开始说让人听不懂的话了。

他简直有点怀疑人生。

自己和这个臭小子到底谁才是种了那么多年地的农民?

怎么老五嘴里说出来的话就是一套一套的呢?

里面全是一些他听都没有听说过的新奇说法。

每个字他都能听懂,每个词他也能听懂。

但是这些字词连在一起,他怎么就一点都听不懂了呢?

他连忙抬手止住朱橚的话头。

“得,得,你就告诉咱结论吧,到底能还是不能?你说那些回头写个折子递来,咱慢慢看。”

种个庄稼而已,真的有这么多门门道道吗?

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经验。

难道他种了那么多年,还种错了?

朱橚拿过挂在墙的实验报告册。

翻到一页,找到自己的实测结论。

“父皇,若能达到我面说的那些条件,番薯最高产值可在一亩一万两千零二十斤左右。”

“但,此种条件实在严苛,对农人的技术要求也极高,所以我放宽了条件,简化流程,只需按照我的六步法栽种,每亩便可稳定收获四千到六千斤!”

“孩儿调查过福州八府和广州路,此两地气候和土壤条件十分适宜番薯栽种,亩产值可稳定在五千以,若精心培养一批农人专门栽种,甚至有望达到八千斤!”

朱元璋沉默了。

这是什么概念?

就算最差的土地,居然也能种出四千斤!

四千斤!

那够多养活多少百姓啊!

朱元璋激动不已。

连连问:

“那这东西可贮藏多久?”

朱橚答:

“条件适宜,最长可达半年。若晒成薯干,干燥保存,可存放一到两年!”

朱元璋听着,兴奋地背着手走来走去。

不知在想些什么。

朱橚想了想,本着实验结论皆要严谨的态度,又补充道:

“不过百姓不可顿顿吃番薯,否则易干不动重活。应搭配米粮,孩儿这里还有一份小麦和水稻的种植与施肥办法,严格执行,亩产可提升至七百到一千斤。”

“如此一来,百姓番薯与稻、麦搭配种植,可保粮食不缺。”

清朝自称的康乾盛世,算什么盛世。

不就是番薯盛世?

这东西吃多了火,但却能在灾年保住性命。

朱元璋激动地一拳砸到手心:

“好!太好了!这可真是天佑我大明啊!”

“有儿如此,咱大明必能定万世之兴!”

“刘福!给咱拿笔墨纸砚过来,咱要写圣旨!”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