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的消费非常低,最多也就二三十块钱,菜自己买,然后用自己带着的炉子做饭,晚上睡觉随便找个地方搭帐篷。
虽然第一天徐云骑了几公里人就不行了,感觉身体受不了,但不到一个星期他就完全适应了。
似乎天生就是适合骑行的。
完了之后徐云就开始每天骑行,短则几十公里,长则一两百,没有一个明确目的地,骑到哪儿算哪儿,但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会讲解一下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还有历史典故。
最初徐云没想着做自媒体,也就是想骑行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但后来因为家里发生了点事情,寄回去一万多块钱,慢慢经费不足,他便想着能不能拍视频赚点路费。
刚拍的时候,因为不会拍,也不会剪辑,完全没有经验,所以没什么人看。
等到后来慢慢有人看的时候,兜里只剩三十块钱了。
而就在徐云不得不准备打道回府的时候,几个一直看他的观众朋友一起一共资助了一千五百块钱。
靠着这笔资助,徐云继续骑行,并靠着开始有起色的视频赚到了一笔钱。
买了冬天的骑行装备,一个人从317骑行进藏!
冰冷低温的天气环境,人迹罕至的骑行路线,刚开始徐云的这个决定遭到很多网友的质疑,一度被认为是作秀。
但后来当每天的视频出来后,所有的质疑声音全都消失了。
徐云真的就是一个人骑行进藏,每天在冰天雪地里骑行然后找桥洞或者废弃房屋做饭搭帐篷睡觉。
粉丝也就是在这段时间蹭蹭的往上涨。
而且黏性极高。
秦奋就是其中一个。
和其他粉丝观众一样,秦奋每次看到徐云视频里的几个固定环节,就感觉非常有意思,一个是他在路上骑行的画面,画面是他骑过一段路,而这段画面是放在路边的手机录的,录完之后他还得回去拿手机。
每次这个时候观众就会有新观众发弹幕:手机丢了?这个画面怎么录的?等等等等。
然后老观众就会回答:录完后再去捡手机。
还有就是做饭环节。
徐云厨艺很不错,每次做的饭看起来都很好吃。
再者就是社交环节。
老粉丝观众几乎是眼睁睁的从第一个视频看着徐云一步步从社恐到社牛的。
看着他的成长和经历。
直到现在,徐云粉丝近百万。
已经算是一个大up主了。
也是一个自媒体成功案例。
寝室里,秦奋给林万鸽三人讲完徐云的故事后,最后总结道:“他这就是真实和一步步从视频中体现出来的个人魅力。
因为逃避生活而选择骑行流浪中国,这是很多人想做而又不敢做的一件事情。
而相当专业的骑行能力和野外生存能力,加上不错的厨艺,以及每次到达一个经典或者地标建筑时侃侃而谈的表达能力和丰富的文化知识储备,就是徐云强大的个人魅力。
外表就可以看出来他是一个和单纯很坚毅的男人。
而这种情况下,徐云不管做什么,粉丝都很喜欢看。
黏性极高。”
这一个多小时的讨论,加上秦奋讲的徐云的故事,让林万鸽三人感慨巨深。
他们也全都真心同意了秦奋话里的意思,要做就做质量高的真实的视频。
不搞短视频快节奏营销赚钱的那一套。
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违背初心。
后面可是还有伟大的“挑战计划”等着他们来发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