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复杂的运镜全都是这四个组合而成。
而练习这四个基本动作的唯一重点就是画面要稳。
就像拍电影时用的三脚架,滑轨,高架炮等等,目的就是稳。
因为人手始终会存在抖动,只是幅度的问题,老摄影师手非常稳,几乎画面里看不到有抖动,可以满足大多数的拍片,但再怎么练也不能和三脚架、滑轨比。
也许未来会发明出一种摄影机器人,稳定程度一绝,那时摄像师可能就面临淘汰。
但还是那句话,对于摄影,想法是最重要的。
前期和后期都一样。
秦奋拿着手机来到教室外的空地上,虽然他的手机一般,不到一千块钱的小米,高考完买的,用到现在,已经很有点卡了,但主要是打游戏,照相和摄影倒不是问题,而且手机的推拉摇移和相机其实是一个道理,先练练找找感觉也不错。
现在很多摄影up主,就是拿手机拍大片。
拍得好厂商直接来找合作。
教室外孩子们正在玩耍,昨天秦奋教了他们好多户外小游戏,秦奋小学在村里整个童年就是玩这些,都没有玩腻。
这群孩子才玩了不到一天,正是最快乐感觉最有意思的时候。
秦奋拿着手机又是拍照又是录像,孩子们自己玩自己的。
上午他们已经知道秦奋哥哥在拍照,见怪不怪。
偶尔秦奋把镜头对着某个小孩儿的时候,他(她)还会对着镜头摆个笑脸比个ye,留下灿烂的瞬间。
秦奋先是练习镜头前推,弓着腰伸着手,小碎步往前走。
秦奋练习了几次后就发现了,这种前推运镜,重点就在于往前走时脚一踏步一踏步,身体腰部的重心就会跟着一上一下,就会导致镜头跟着上下的晃动。
虽然左右也会晃动,但左右可以用劲拿住保持稳定,上下很难。
但也不是完全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秦奋也很快找到了。
就是用两个手的膝盖位置把自己的腰夹住,然后身体直着,小碎步往前走。
这样就不会一上一下。
而且因为夹着了,有着力点,很稳。
不过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某些镜头,比如现在,秦奋很高,孩子们比较矮,秦奋把手机放在腰部位置就刚好合适,平视视角。
要是身高不高,或者需要平视拍人上半部的时候,这种方法就不行。
就得双手撑在空中,纯练自己走路时身体的协调控制能力。
尽可能的保证镜头稳住。
秦奋不停地练习前推后拉,夹腰和不夹腰交叉着练。
练得累了,就练定点端镜头,像扎马步一样一动不动。
这个也练累了,秦奋就放松四肢活动一下筋骨,转而练拍照。
找构图找角度,找合适的景别,和光线。
这个下午,秦奋就这么一小时一小时的练。
也不知道系统是怎样影响的,反正秦奋就感觉拍照越来越有感觉了,推拉摇移也是越来越熟练。
练了一个下午基本功像是练了一个月的感觉。
进步飞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