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的好人。
有他们在,孙子孙女们的未来他们可以放心了。
离开学还有两天。
爷爷奶奶们走后,众人直接按昨天说好的开始分工合作。
现在不比以前,国家的基站盖遍神州大地,这深山里也有信号。
大家直接拿出手机开始各自备课。
闵静负责语文,然后和刘基一起负责英语、物理、化学,还有历史、地理之类的。
语文她之前已经备好了课,小学主要还是以认字认词为主,多看一些合适的童话故事和古诗也不错。
看太多也没必要,这个年纪理解不了,硬记下来也没用。
英语还是以记单词为主。
至于英语角、国外文化式的那种学习,大家商量一下还是不要了。
先把单词语法慢慢记就行,华夏文化上下五千年都还没学好呢,国外的不急。
至于物理和化学是这次备课的重点,怎么把这么两门课的知识以孩子们能接受的方式通过实验有趣的讲解出来,是很需要花时间用心做的一件事情。
历史和地理之类的就没必要备课了,就按照昨晚秦奋说的,直接从网上把人与自然、自然科学等央视科教频道的视频全下下来,下次来买个投影仪每天放两集就行。
而身体和心理方面,林万鸽和刘基也在认真的在网上查着资料,非常专心。
至于秦奋,他现在是最闲的一个,数学的课程他从小学到高中早就都备课备好了,他百度网盘里有备份,之前一年的学生辅导,他早已熟记于心。
就算没有备课都能直接开讲。
所以这个上午,其他四人都在教室里备课。
秦奋在给杨文强讲了一下高中数学后,就带着孩子们来到教室外面摄影了。
秦奋先在网上查了一下。
所谓摄影,其实分为两个,一个是照相师一个是录像师。
看似差别不大,其实两者差别很大。
照相师可能完全不会录像,而录像师可能会照相,但照得一般。
一个是静止的,一个是运动的。
差别很大,但也不是完全没有相同的地方。
都需要前期构图、打光...
后期都需要调色,录像有时还要配乐等等。
而构图也不只是简单的找位置找角度就行。
里面学问非常多。
首先构图就有很多种,常见的九宫格构图、、引导线构图、三角形构图、黄金分割构图等等。
有时还需要几种构图结合起来,有时还需要考虑画面颜色的重心。
这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情,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模仿优秀的作品,然后形成自己的风格。
秦奋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
每天拍一百张照片,连续拍个一年,肯定就能成个照相师了。
至于录像,除了构图外还得会运镜、转场、蒙太奇等等。
后期还有剪辑转件,调色等等。
也需要不断的练习。
总之,摄影这一类的行业一般都是先学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学得差不多入门之后,就开始模仿大神的作品,然后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
秦奋在给孩子们拍了几张照后,因为职业病非常严重,找到最舒服的那个点拍完后,秦奋看照片自我感觉挺好,孩子们也都说照的好。
但秦奋在网上找到有名的一些摄影作品后,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差距。
虽然有后期的原因,但那只是锦上添花,前期拍得不行,后期再怎么调也好不到哪儿去。
秦奋也没想着急于求成。
让杨文强出来陪孩子们玩会儿,休息下眼睛,自己在教室里用手机看基础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