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她不想自己以后成为她爸爸这样的人。
事业做得再大又能怎样?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管理一个越大的公司,付出的精力就越多,相对而言在其他的事情上拥有的时间就越少。
她不想自己的生活是那样的。
忙碌于金钱和利益。
世界上从不缺少有钱人和大把大把做慈善的有钱人。
多她一个不多,少她一个不少。
但缺少亲自做慈善的人。
她想做这样一个人。
不能帮助很多人,但能花费三五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对几十个孩子产生真正的帮助。
让他们得到该有的教育,汲取该有的知识,培养好的性格和学习能力,长大后走出大山,找到好工作,回过头来,再来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也许这样,一个帮十个,十个帮一百个,一百个帮一千个......
多年以后,再没有人需要帮助了。
这是她的崇高目标。
但他觉得这不可能。
两人之间头一次发生了分歧。
她觉得她的想法是对的。
他觉得他的才是对的。
两人互不相让。
这并不是分手的理由。
可接下来,他没再陪她一起支教。
长时间后,分手也就成了必然。
是她主动提出来的。
......
闵静说完,秦奋也不知该说什么。
爱情就是这样吧。
充满了不确定性。
就算真正相爱的两个人,也有可能不在一起。
甚至都可能不是因为外在条件。
而是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东西。
就像闵静这样,两个人明明都喜欢对方,但理念产生了一点分歧,就分手了。
不过秦奋现在想得更多的是,闵静和她男朋友的理念到底谁是对的。
是自己变得强大,然后拿更多的资源来做慈善好,还是从小做起,脚踏实地的去做慈善,帮助一小批人,再引导这一小批人帮助其他更多的人。
前者,如果变强大了后,初心不改,真想好好做慈善的话,那确实能帮助很大一批人,而且对他们的帮助肯定是非常有力的。
但世界上每个国家有钱人都不少,该有的穷人也一样多。
富豪不可能直接把自己的钱全都分给穷人,先不说他有没有这样的决心,但即便有也不行,那世界就乱了。
所以第一条路,不是最好。
而第二条路。
看似很美好。
但秦奋明白闵静她男朋友觉得不可能的原因。
人性是自私多变的。
就包括此刻他眼前这些看上去天真可爱的杨家村孩子们。
在闵静不遗余力的教导下,日后大概率能有所成就。
但肯定不是每个人都做到像闵静现在这样。
山里贫穷的生活过惯了,努力多年,好不容易到了大城市,见到了这个世界的繁华,过上了以往想都想不到的生活,还能回来常驻?
大部分“人”应该都是不会的。
或许所有人都会去做慈善,但也就是捐钱,或者偶尔支教,能做到像闵静这样的人。
万里挑一。
都夸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