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是认得的,这位志才兄才能不在我之下,先生前几日还在发愁我冀州无人可用,这不,志才兄就来为先生排忧了吗?”
戏志才尴尬地笑笑说道:
“咳咳,荀兄误会了,我是奉那兖州牧曹操之命,来和黄巾军结盟的。”
张子明也点点头,道:
“是啊文若,虽然我也很想志才兄这般人才能为我太平道所用,可志才兄已在那曹操处谋得高就,我也不好夺人所爱了。”
谁知那荀彧甩了甩手,颇为轻蔑地说道:
“跟着那个宦官之后曹阿瞒能有什么出息!志才,听兄弟我一句劝,早日辞了,来我太平道共谋大业才是正道!”
听到这话,张子明难免面色古怪,难怪曹老板会想杀荀彧,这骂得也太直白了,直接骑脸输出了属于是。
戏志才却没有发火,似乎是了解荀彧那古板的脾气,干笑了两声,道:
“还是不必了,曹太守不像你所想的那般不堪,他是个成大事者,求贤若渴,知人善用。志才还不想另谋高就。”
曹操如今虽然当了州牧,但是曹州牧不如曹太守顺口,一般别人称呼,也都是称呼他为曹太守。
荀彧也是点点头,没继续死缠烂打下去,读书人嘛,懂分寸最重要。
“好了,不谈那些有的没的。既然志才兄是文和的朋友,那便是我太平道的朋友,我自是不会为难朋友的。实不相瞒,天下苦董卓久矣,我张子明代表黄巾,愿与曹太守结盟!”
张子明这番话不仅卖了荀彧一个面子,还达成了戏志才的目标,又凸显出了黄巾的主旨,作为一锤定音的总结语是再合适不过了。
“那真是太好了,志才即刻快马加鞭回去禀告州牧,告辞了!”
戏志才没有多做停留,转身就走,只是脚步虚浮,看得人心着急。
还留在正厅内的荀彧走到了张子明旁边,也就是他自己的桌案前坐下,直到看不见戏志才背影后才一脸困惑地问张子明:
“先生,为何不再试着招揽一下此人?有我在一旁劝说,以先生之口才与抱负,拿下志才不过是举手之劳啊!”
张子明点了点头,解释道:
“我自是相信你能劝他转投我黄巾的,可我本就想和那曹操结盟,若是将他的使者挖了去,那往后谈何互信互助?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安心,董贼一日不除,我便一日不会与诸侯宣战,你暂时不用担心与好友兵戎相见。”
荀彧一听这话,才安下心来,又开始帮戏志才找补了起来:
“我那兄弟就是这么个性子,随性自在,还请先生不要见怪。”
张子明笑了笑,这意思是让自己以后有机会招揽戏志才啊。只可惜,这戏志才能不能活到那个时候还不好说,史书记载,在公元196年,戏志才就得了重病死了,享年三十多。张子明摇了摇头,先把这事放一边,然后问道:
“文若,你刚进门时如此激动,想必将要引荐的人才是那不世出之英杰。”
荀彧这才想起来,自己来找张子明是干什么的,换一副得意的表情说道:
“先生博闻强记,可曾听过郭嘉郭奉孝的名号?”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