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会试的结果,朱棣也有些吃惊。
他知道秦锋严苛条件下收的门生资质是不会弱,却无论如何都没想到七个门生竟都能名列前茅。
在解缙定了名次,朱棣还把七人考卷调了过来。
无论是字体,卷面,还是文章本身都无可挑剔,堪为上乘。
既如此,朱棣也就并没刻意打压,以解缙糊名时定下的名次做了最后成绩。
在急需治国人才之时,哪还能管出身。
若真计较出身,那解缙定下来的这些人都大部分还是江西人,是解缙的同乡呢。
这可比同出科学一门,让人怀疑多了。
之后,就是殿试了。
一般情况下,殿试的名次与会试时的出入基本不会太大。
会试的结果及时朱棣最后拍板定下的,殿试自不会有太大变动了。
杨相,宋子环,王训分别为二甲前三,秦政学第四,周忱第五。
至于曾棨,周述,周孟简一甲的三人则由朱棣最后确定三人排名。
朱棣圈出了曾棨的状元名额后,正要提笔,随之问道:“周述和周孟简是亲兄弟吧?”
这些士子将来是要派上大用场,肯定是要各方面都调查清楚的。
既是同乡,又名列前茅,解缙多少打听了些,现在朱棣问到,正好派上了用场。
“是,周述过继给了其叔父,要年长周孟简几岁。”
朱棣微微一笑,称赞道:“光耀门楣,堪比二苏。”
虽是一句简单称赞,但能从皇帝嘴里说出,顷刻间就会变得不同。
之后,朱棣提笔把周述划为了榜眼,周孟简划成了探花。
定下之后,把名单递给了解缙,道:“就这样定吧,弟不可长于兄,周孟简只能屈居个探花郎了。”
不说着本就合情合理,即便不合情理,解缙这个主考官也难阻碍了最后的结果。
“刘子钦是你们江西这次乡试的解元吧,听闻素有才子之名,会试和殿试名次均有些不太理想吧?”
刘子钦排在二甲十二名,是否有解缙的操作不得而知,反正若想查出问题肯定是不可能的。
对朱棣的问题,解缙表现淡然,回道:“是,刘子钦才气并不输于曾棨,但为人桀骜了些,所做文章与曾棨比少了些朴实,还需多加磨炼。”
刘子钦也是江西人出身,即便把他的名次提到了一甲,在满是江西士子的会试中仍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因而,朱棣也没必要刻意去提拔刘子钦。
“朕相信诸卿眼光,放榜吧,朕的新科士子恐都等急了。”
领了朱棣旨意,解缙随之吩咐礼部放榜。
殿试的结果与会试没有太大出入,但士子们的激动仍旧异常。
数十年的寒窗苦读得到了回报,虽是早已预料出来的结果,但这份欣喜还是很难控制的住的。
之后至吏部派遣之前,还是有一段时间尽情玩乐的。
这段时间或许是他们这辈子最自由自在的几天了,肯定是得把握好的。
秦锋自也没限制门生,任由他们出去自由交友。
其实,这些士子看起来是在玩乐,但实则却也是借此搞些社交,形成自己将来官场上的圈子。
有了利益团体,将来极有可能是能救命的。
他的门生攀上他无疑是找到了一座极大的靠山,但若再以他们门生形成利益团体,那也能反过来帮上他的忙的。
之后,官方又安排了鹿鸣宴,算作是天子的宴请。
鹿鸣宴上,曾棨被朱棣点出,要求写几首以梅花为题的七律。
为调节氛围,允许在场其他士子参与。
在场士子们先行做诗,曾棨再根据其诗表达之意再做一首。
不限要求,可自由发挥。
如此便得益于灵感,做起来更容易些。
增加了限度,难度立马就抬高了不少。
提了要求,朱棣许是为避免紧张,最后又补充了一句,道:“此纯为娱乐,自愿参与,曾状元若不能对出,可由其他人接替。”
即便是娱乐,但却也是一个极佳的表现机会。
若能给皇帝留个好印象,那接下来对官职的安排或许就能好上不少,于此生仕途之上都会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的。
朱棣出言,很快有人做了第一首。
是首早春之梅,中规中矩,谈不上多出色。
曾棨没有丝毫停顿,出口成章,立马跟上。